一场危机来袭,欧盟终于尝到被中国卡脖子的痛苦,想重启中欧谈判

当下全球供应链危机所引发的风波持续不断,甚至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综合多家外媒近日发布的报道称,在2017年被欧盟列入重要原材料的镁,如今因为中国供应商的产能不足,导致欧洲制造商的镁库存最多只能坚持到11月份,如果这一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届时欧洲将出现工厂停工潮,最恶劣的情况下甚至会有数百万人面临失业。而为了让断供的中国供应商尽快恢复,避免在原材料供应上被中国“卡脖子”,欧洲工业组织已经要求欧盟执委会寻找办法,尽快重启和中国的外交谈判,确保镁的供应链安全无虞。

不过镁的供应危机只是当下欧洲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和中国一样,欧盟目前也面临着能源紧张,气候反常使得欧盟国家的绿能发电远低于预期,而由此产生出来的缺口不得不依靠煤炭、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进行弥补,从而进一步拉高了大宗能源价格。

一场危机来袭,欧盟终于尝到被中国卡脖子的痛苦,想重启中欧谈判

更不用说欧洲各国在疫情期间为了稳定经济而采取的财政刺激手段,其后遗症正在逐步显现出来,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是经济学家们的担忧,而是彻彻底底进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目前欧洲所遭遇到的困境,是一场由多种意外因素交织而成,并且在同一时间段集中爆发的完美风暴,也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才使得欧盟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遭受这场“完美风暴”的不只是欧盟一家,中国也同样没能幸免,事实上国内镁产能下降,是为了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再加上部分地区的限电,同时国内订单暴增所导致,而这背后又反映了大宗能源市场非理性涨价,和中国能源转型阵痛期。

一场危机来袭,欧盟终于尝到被中国卡脖子的痛苦,想重启中欧谈判

因此欧洲工业组织希望欧盟执委会可以发挥作用,通过中国进行谈判来解决危机,这一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问题恰恰在于,如今的欧盟是否真的意识到,孤立和排斥中国对于自身并没有好处。

自从拜登入主白宫之后,欧盟反倒是积极跟随美国,在众多反华议题上进行反复炒作,配合美国的反华政策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而这一次欧盟所遭遇到的供应链危机,既有咎由自取的成分,也有美国决策失误造成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始终在尽最大努力满足国外订单,甚至连能源转型也是为了兑现承诺,欧盟理应在此时和中国相向而行,双方共同坐下来商讨解决对策,而不是单方面施压,继续以教师爷的身份居高临下对中国发号施令。

一场危机来袭,欧盟终于尝到被中国卡脖子的痛苦,想重启中欧谈判

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各国之间早已经是彼此交融,如果坚持用冷战思维去搞所谓的小圈子、小团体,只能让双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作为主张走多边主义路线的欧盟,更应该明白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当下的供应链危机不是只靠中国自己就能够解决的,世界上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应该参与其中发挥力量。

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前提,就摒弃无用的冷战思维,尤其是欧盟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能继续充当美国的跟班,任由美国的对华政策主导自己的外交方针,这对于中国和欧盟而言都没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国   中欧   欧盟   工潮   危机   执委会   欧洲   通货膨胀   大宗   美国   产能   冷战   原材料   外交   痛苦   能源   政策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