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我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为啥取名叫“天和”?

美国解读“天和”之意

美国《新闻周刊》是这么解读的,中国将首个空间站取名“天和”,也就是“天空和谐”之意,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期待与全世界科学家合作的意愿!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天和号核心舱

中国首个空间站概况

中国首个空间站名字叫“天宫号”,由“天和”核心舱及“梦天”、“问天”两个实验舱组成,计划在2022年建设完成。整个建设任务将要进行11次火箭发射,也就是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长征五号)、4次货运飞船发射(长征七号)、4次载人飞船发射(长征2F)

“天宫号”空间站3个舱段总重60多吨,最多时候将停靠1艘货运飞船及2艘载人飞船,整个系统重量将超过90吨(PS:这是一期,后续有可能扩建)。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神舟飞船与天和号对接

“天宫号”虽然划分在第三代空间站内,但是却具有超越第三代空间站的创新设计,有人认为“天宫号”应该是“积木式+短桁架的模式。所以“天宫号”具备开展能力,可以在运营期间根据需要增加科学试验舱段。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大小对比

“天宫号”的优势

相比国际空间站,“天宫号”具有后发优势,采用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三结砷化镓电池技术,以不到国际空间站四分之一的重量发电功率却达到100KW。“天宫号”的电力系统几乎可以比肩国际空间站,这也为以后空间站的扩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国际合作

迄今为止,已经有17个国家共9个项目入选首批“天宫号”科学实验项目,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开放、合作态度。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表示此举是一个“伟大范例”。

随着国际空间站老去,俄罗斯曾多次表示要在2024年退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与中国在建设月球科研基地上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所以当俄罗斯退出国际空间站后,极有可能在空间站上与中国合作。有网友戏称,2024年后俄罗斯将携带“科学号”试验舱与“天宫号”对接。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科学号”舱段

除了俄罗斯外,欧洲空间局与中国航天历史上也一直有合作,我国的“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发射,欧空局都提供了不少协助。这次空间站方面也不例外,据悉欧空局已派出航天员到我国接受相关训练。

俄罗斯卫星网发文介绍了俄罗斯与中国及欧洲的航天合作情况,并指出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允许任何其他国家设计的模块与之对接,“天宫号”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的基础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天宫号组成

不管国际空间站2024年是否会退役,也不管俄罗斯未来是否会加入中国空间站。但是我国空间站开放合作的态度一直未变,不断探索太空的愿景也一直未改。这是中国人的太空梦想,也是全人类的太空梦想。

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的“天和”号核心舱,已经在地球上空环绕飞行多日。第一批物资在2021年5月29由天舟二号运输上去,第一批宇航员也将在本月稍后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抵达,这将是中国时隔5年后再次进行的载人航天。

俄罗斯: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

神舟飞船

中国人千百年来期待的“天宫”,真的要出现在我们的头顶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俄罗斯   空间站   中国   天和   神舟   国际   欧洲   天宫   美国   飞船   太空   核心   我国   科学   体育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