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世界各国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不怀好意地煽风点火、挑起冲突,谁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各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即便强如美国,也不能改变各国渴望和平、支持互利共赢的呼声,动辄就用军事围堵、经济制裁施压别国,这些招数终究是行不通的。

11月26日,中国迎来了3条好消息,不可一世如白宫,却踢到了铁板。

先来说说第一件事,斯里兰卡力挺中国。26日,斯里兰卡证实,将把斯里兰卡最大城市科伦坡的一个港口,正式交给一家中国企业开发。

不得不提的是,斯里兰卡原本是打算与日本、印度合作开发科伦坡港口的,却遭到了当地斯里兰卡民众的强烈反对。最终,斯里兰卡决定将日印排除在外,并将港口开发工作交给中方。

对于斯里兰卡的决定,日本表示遗憾。

事实上,斯里兰卡支持中国,并不值得意外,反而在情理之中,这些年来,中方为斯里兰卡提供了大量融资,且帮助斯里兰卡修建了不少公路、铁路和港口,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对斯里兰卡而言,中方的投资和基建,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大礼包”,当地民众因此获益颇丰,斯里兰卡的实力也得到了提升。

当然,斯里兰卡政府的决定,多多少少,都有些让日印感到“颇为不满”。一直以来,斯里兰卡的对外战略都是拒绝“选边站”,但几乎所有的斯里兰卡民众,都欢迎中国企业入驻斯里兰卡,且对此充满期待。

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斯里兰卡是不可忽略的航线中点,路过斯里兰卡港口的集装箱和商品,可谓不可胜数。因此,对日本、印度甚至美国而言,斯里兰卡都是“值得拉拢”的伙伴国,而且还是核心伙伴。

2020年,蓬佩奥就曾来到斯里兰卡,这是10年以来,美国务卿首次抵达斯里兰卡。

让蓬佩奥倍感心酸的是,不远万里来到斯里兰卡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因为斯里兰卡不欢迎这位不速之客。

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只是我们“走出去”的冰山一角,类似桥段,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

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未来,随着中国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会支持中国基建,因为明眼人都清楚,与中国合作是可以互利共赢的。

相比之下,美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确有处处碰壁、力不从心之感,这不由得让人感慨不已,时代真是变了。

第二件事,美国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却将中俄拒之门外,连欧洲都看不下去了。26日,《欧洲观察家》在题为“民主峰会是一场冒险行动”的文章中指出,美国如此布局,非但不能治愈“民主国家”的伤口,反而还会影响各国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欧洲媒体认为,事实上,这些自诩为民主国家的国家,大部分都暗藏着危机,事实表明,所谓的“民主国家”,在应对危机和挑战时,不一定能做得更好。其次,在当前局势下,在世界范围内划分“你”和“我”的阵营,很可能会让局势更复杂。

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欧洲媒体强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阻止疫情肆虐等问题上,各国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彼此提防。所谓的“美国回来了”,无非是迫使各国选边站,但实际上,各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机制。

《欧洲观察家》认为,美国应该“先管好自己的事情”,美军狼狈离开阿富汗、美英澳组建“奥库斯”同盟等事件,已然表明,那些整天将“捍卫自由和维护人权”挂在嘴上的政客,有时候的说辞是苍白无力的。

不得不承认,《欧洲观察家》对于美国的谴责,可谓是一语中的,这意味着,西方不缺少明眼人,只是欲盖弥彰、装聋作哑者刻意罔顾事实而已。

如若不然,美国还怎么满世界攫取利益?

再来说说第三件事,德国大选画上句号,新德国总理朔尔茨,或将继续对华友好。

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默克尔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同时又很务实的铁娘子,任期内,默克尔为中德、中欧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默克尔曾多次强调,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符合德国与欧盟利益,解决世界问题离不开中方参与,因此,德国不能自缚手脚、不能与华交恶,与中国加强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默克尔越务实,人们就越担心一件事:默克尔告别德国政坛之后,德国对外战略会不会发生大转弯?德国会不会掉入美国挖好的坑?

与默克尔时代相比,刚组建的德国联盟,面对中国时往往更“自信”,德国媒体认为,与新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相比,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更加友好。

11月26日,中国迎来3好消息,斯里兰卡力挺中国,印度日本被抛弃

在德国的组阁协议里,关于对华战略的描述,最多的仍然是合作,当然,竞争者与对手同样存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朔尔茨想区别于默克尔,还有就是,因为德国绿党、社民党和自民党联合组阁的原因,德国政坛仍存在不少分歧。

想消除这些分歧,离不开朔尔茨的谋略。

简而言之,默克尔告别德国政坛之后,德国与欧盟的对外战略,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但在中国已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当下,朔尔茨很可能会延续默克尔的部分对华战略。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定力、提升实力,以及将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

且继续加油吧,风雨之后等待我们的,必将是更为辽阔的星辰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斯里兰卡   日本   中国   科伦坡   观察家   印度   欧洲   德国   政坛   美国   中方   港口   民众   好消息   民主   战略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