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抢”得东亚杯冠军,经典演绎徐根宝“抢逼围”战术

经过94分钟角逐,韩国队1-0战胜日本队,收获本届东亚杯冠军。

日本队本届东亚杯派出了青年军,平均年龄不到23岁。但是他们首战5-0狂胜中国香港,次战2-1战胜中国,赛前,舆论似乎更加看好日本夺冠。比赛过程精彩激烈。韩国队开局就展示了更加强烈的获胜欲望。日本队类似巴萨的传控打法,在韩国队逼抢下,被打的七零八落——日本队全场被压制,场上局势连有媒体预测的五五开都没做到。如果不是韩国运气不佳,有可能结果是3-0或者3-1。可以说,韩国队全场的紧逼压迫,生生“抢”得本届东亚杯冠军。

韩国“抢”得东亚杯冠军,经典演绎徐根宝“抢逼围”战术

韩国队再现徐根宝的“抢逼围”

看了韩国队本场比赛,不禁让我想起徐根宝指导在甲A时代倡导的“抢逼围”战术——后来演绎出了“接转传”和“快抢前”。韩国本场比赛,让我们看到了徐指导战术的影子,很明显,韩国队演绎的更加纯熟、更加经典。

比赛第8分钟,韩国队角球到禁区中路,上场头球绝杀中国队的国安外援金玟哉,中路甩头攻门,球击中横梁弹出;第25分钟,前恒大外援金英权同样接角球头球攻门,球击中立柱弹出;第29分钟,韩国队的大举进攻终于收获进球,本届杯赛MVP黄仁范禁区前沿稍作调整,左脚轰出一记世界波,球入球门左下角死角,韩国队1-0,这个比分保持到终场。日本队上半场一次对方禁区内倒地,疑似点球,裁判没有判罚。

整场比赛,日本队依旧是小范围的传接球,出球速度都够快,但是韩国队的逼抢更快更果断,经常形成局部逼抢人数优势,让日本的脚下灵活得不到发挥。韩国几次角球,都是靠高位逼抢和丢球反抢获得的。几次后场的逼抢之后,能准确前传找到队友,直接发动攻势,是韩国队本场取胜的关键——这一点,坐阵后防的金玟哉,作用非常明显。

本场比赛,韩国队在控球率、射门次数、射门威胁球、角球数方面,全面占优,获得比赛胜利在情理之中。

反观我们对阵日本,我们的控球率只有不到40%,其他指标也都远远落后日本队。并且,我们的控球大多是在本方后场倒脚。对日本队,不是我们不想控球,是我们根本抢不到球。对阵香港,我们控球率达到60%以上,但是同样,我们的后场倒脚更多,有效的向前还是太少。

东亚杯有哪些启示?

一、我们还要在“抢逼围”这些基本功上多下功夫。

于大宝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李导给我们灌输的战术要求和以往的这种踢法也不太一样,希望我们能够敢于出来踢,敢于逼出来,跟对手来对抗。我希望未来不管国家队谁带,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坚持这种踢法。

韩国“抢”得东亚杯冠军,经典演绎徐根宝“抢逼围”战术

可以看出来,当年踢球时代“跑不死”的李铁指导,还是看出了中国队目前存在的逼抢不够积极主动的问题。讲究脚下技术的日本队,在韩国的有效逼抢之下,照样无法有效实施战术。而中国队,自己逼抢对方慢半拍,在被对手逼抢的时候没有有效接应、往往非常慌张导致丢球——这是恶性循环,对本方球员的自信心是毁灭性打击。

想做到有效逼抢拦截,我们确实还需要做足功课。我们的选位、逼抢时机要更加合理,我们队员的站位相互距离要更加紧密、及时形成合围,并且能及时将抢下的脚下球有效传出,我们在运动中、高压下传球的准确性还需要提高。

二、我们需要更好的向前意识。

这一点,韩国本场比赛,给我们上了一课,希望我们的国足能回去好好看看这场比赛的录像。而我们的联赛,同样有精彩的案例。

中超倒数第2轮关键一战,广州恒大客场3-1战胜华夏,比赛中发生“搞笑”一幕:恒大意大利主帅卡纳瓦罗因为不满杨立瑜拿球总是回传,踹了一脚杨立瑜的屁股。

韩国“抢”得东亚杯冠军,经典演绎徐根宝“抢逼围”战术

卡纳瓦罗看似无意的一脚,其实“踹”的是中国足球的沉疴痼疾。

在对阵叙利亚的比赛中,大家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充分展示:我们的边后卫王刚,在没有紧逼的情况下,选择回传,而不是向前交给位置更好的埃克森,错失了一次绝佳的进攻机会。为什么我们的后卫更多的选择把球横传、回传?一方面,是我们的球员大局观差;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接应队员跑位不够合理、位置感不够;再有就是受长期舆论影响,队员在场上害怕出错遭到舆论抨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我们已经落后、时间所剩无几,我们的球员还是选择在后场倒脚,似乎是打假球,其实是心理、习惯、意识、能力的一种体现。

三、“更快”是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央视主持人贺伟在中国与香港的比赛后指出:国足这辆赛车,似乎始终没有踩油门。

我们的无球跑动太少或者跑动不合理,我们的节奏慢,又缺少节奏的变化。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没有进攻价值的传递当中,因此我们“快”不起来。我们需要更多精准的逼抢、有杀伤力穿透力的传球,我们显然做得不够。我们甚至就是基本的发边线球都始终没有做好,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

抢断意识、抢断能力以及抢断之后快速准确的发起反击,徐根宝指导1995年强调过,世界名帅里皮强调过,世界足球先生卡纳瓦罗强调过,现在是李铁在强调。当年踢球的李铁在拼抢方面做得很好;今年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保利尼奥做得最到位,这也是巴萨选中他的原因。希望我们的队员,从韩日这场比赛以及整个东亚杯,真正看到我们的差距所在。再不认清差距,别人踢的才是“足球”,而我们踢的可能是“蹴鞠”。

当然,本届东亚杯,我们的国足不是一无是处,我们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有了全面改观。不像里皮说的“其中没有国家队需要的队员”——我觉得,未来的国家队,可以考虑这几个队员:梅方、于大宝、李昂、吉翔、韦世豪、张稀哲、刘殿座、买提江。

球迷朋友,对国家队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欢迎讨论。我是三剑客,一个热爱体育的建造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东亚   韩国   韩国队   日本队   战术   中国队   球员   角球   后场   日本   香港   中国   国家队   队员   意识   冠军   经典   体育   徐根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