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施密特入选国家队令人拍手称快,德国队重回克洛泽时代?

~所以说从战术的角度来说,哪怕瓦尔德施密特现在只是国家队的边缘人物、只是替补出场,但是勒夫能够迈出“让他入选国家队”的这一步,就代表着国家队开始逐渐回归克洛泽时代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情世故”了。其实克洛泽已经建议过,让瓦尔德施密特进国家队试试看,但是当时的德国队就是把K神的话“当耳旁风”。这次瓦尔德施密特入选了,也说明了国家队教练组开始注重克洛泽的话了,这也是另一层面上的“回归克洛泽时代”。

在笔者看来,让瓦尔德施密特这位年轻小将,直接在国家队发挥出克洛泽的作用有些为时尚早。虽然他顶着“小克洛泽”的头衔,但是他比同龄时期的克洛泽从各方面来说还是差了点。K神在23岁时虽然有很明显的漏洞,但是他的特点很明显,优点缺点同样明显,所以克洛泽能够在刚进国家队的时候接连进球。而瓦尔德施密特虽然效率很高,但是他的技术特点并不是很突出,勒夫很难按照他的优势特别制定战术。所以说勒夫把他招入了德国队,名以上是逐渐回归克洛泽时代了,但是从球员以及战术的本身来说,离克洛泽时代还有很远的距离~

摘自:【勒夫把他招入了德国队,是否标志着国家队回归了“克洛泽时代”?】作者:输球后

感受:世界只有一位克洛泽 不能要求瓦尔施密特变成第二个克洛泽 只能让他起到在球队作为前锋该有的作用就足够了 至于小瓦入赘国家队 能否让球队重回克洛泽时代还要斟酌 毕竟在对方禁区能够起到震慑,制约的作用不易,但一切都有最初 拿当年英格兰为例 鲁尼作为箭头 他也非空霸类型的前锋 而以快 灵取胜,是否德国也在当下缺少中锋的前提 能借鉴当年英格兰的做法 将小瓦塑造成鲁尼式中锋呢?而并非要以塑造克洛泽为目标 我们不能强求回到克洛泽时代 那只是一厢情愿。

瓦尔德施密特入选国家队令人拍手称快,德国队重回克洛泽时代?

毕竟他从02开始直到14历经7届大赛 进球如麻,并在前场的进攻面积威慑力不是旁人能媲美的, 02年 04年 06年 08年 10年五届大赛虽然在他身边伴有扬克尔 比埃尔霍夫 博比奇 库兰伊 波多尔斯基 阿萨莫啊 卡考 戈麦斯这些优秀前锋,但都是流水的兵 只有克洛泽在12年里坚守至终,12年7届大赛 他为球迷和球队带来的不光是美好的回忆 而是一种意志和精神;

瓦尔德施密特入选国家队令人拍手称快,德国队重回克洛泽时代?

上天也垂怜他的努力和坚持 并最终在职业生涯末期送给他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 以嘉许他12年的努力和克制,所以克洛泽以超越了前锋的意义 他变成一种象征 成为球队的楷模和领袖 更是队友的心理支柱 他就是硬汉。所以不能苛求德国足坛日后再诞生一位克洛泽 那是非常奢望的 不客观的,新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人生观 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 所以在与这些95后交流的过程里 勒夫不能在用老一套 德国队已经面目全非 球员早已不是14年 16年的样子,球员已经换了2/3 几乎是全部

瓦尔德施密特入选国家队令人拍手称快,德国队重回克洛泽时代?

在崭新和年轻的德国队面前 勒夫想重回昔日辉煌 也需要很久,但勒夫与德国队的缘分是否也要走向终点?稳重的德国人非常尊重传统 不轻易换帅,例如里贝克 沃勒尔 克林斯曼之流尚数少数 他们各自坚持了2年,其余人都至少5年以上 甚至更久,他们换帅的频率很低 这也造就了球队的稳定与恒久 避免频繁换帅为球队造成弊端 这是德国足协做的很好的地方 而且德国队从来不用外教 也是德国人另一个骄傲点。

瓦尔德施密特入选国家队令人拍手称快,德国队重回克洛泽时代?

说回中锋问题 刚才我粗略讲述了德国前锋史 类似前几届大赛教练在锋线的选材都游刃有余 人选很多 从不烦恼锋线球员的选拔,那时国内青训球员里有非常多的潜力股 直到11年开始 这种幅度就直线下降了,并且延续到了19年,这种下降的颓势形如‘倒三角’,以20年为节点 陆陆续续在变少。直到今年的瓦尔施密特的横空出世 但我和笔者一样坚信 小瓦会是克洛泽的接班人,但德国队能否重回克洛泽时代 还要看日后他与球队的磨合 以及他自身的发挥了。但欧青杯金靴怎么都是好的开始 而他入选德国队更是延续了这种意头。某程度上讲:萨内的受伤成全了瓦尔施密特的入选 但是否也是一段历史的切入点呢?他是否会创造历史呢?由于时间的关系 先写到这,稍后再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施密特   瓦尔   国家队   德国队   前锋   英格兰   拍手称快   时代   球员   德国   中锋   德国人   战术   球队   作用   大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