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民所止”居然是砍掉脑袋的“雍正”二字……

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海宁有个名门望族:查氏家族。为什么说它有名?因为这个家族出过许多名人志士,诗云: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

“维民所止”居然是砍掉脑袋的“雍正”二字……

远的不说,大家熟知的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就是出自查氏家族,原名查良镛。作为海宁查氏第22代孙,金庸的先祖查升,他的的叔叔查嗣庭,就是今天故事主角。

“维民所止”居然是砍掉脑袋的“雍正”二字……

话说这个查嗣庭,得到雍正爷的舅舅隆科多赏识,大力推荐,一路高升官至礼部左侍郎。当时江西主办乡试,他就是主考官。

也不知当时的查主考,是头晚喝多了,还是一时糊涂,传说在第二天的考试上,他居然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试题,前一个“维”字,后一个“止”字,这不正正就是砍去脑袋的“雍正”二字吗?这还得了?反了天了!

这件事,盖是盖不住的了!很快就传到了雍正爷那里,雍正爷听闻当即大发雷霆,命人立即前往海宁,兴师问罪!

那到底查嗣庭有没有出过那道大逆不道的试题呢?据后史记载了解,应该是没有的。只不过当时的雍正爷,正在处理隆科多的朋党,此人是他舅舅推荐,肯定也脱不了干系。因此,借试题发挥,顺势拿之,不好让世人多了口舌!

“维民所止”居然是砍掉脑袋的“雍正”二字……

抓贼要抓赃!对于要定查嗣庭的罪,雍正爷对此很是重视,命令细查其府邸,果然发现了结党私营的罪证:两本详细的日记!于是三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过会,磨磨叽叽的弄了大半年,可怜的查嗣庭还没等到结案陈词,就已经病死深牢。

另据野史记,雍正爷对于查嗣庭颇有微词,说此人有:狼顾之相,必有谋逆之心!(这段说辞是否很熟?曹操对司马懿也说过!)可谓是,伴君如伴虎,防不胜防啊!

这就是清朝著名文字狱大案:查案!

PS: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雍正   大理寺   史记   都察院   海宁   朋党   乡试   名门望族   叔侄   文字狱   兴师问罪   清朝   舅舅   试题   脑袋   家族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