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是抗击疫情取得节节胜利的一年,是经济全面复苏,全面实现脱贫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以往的电影电视剧更多的是在展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抗战和丰功伟绩,现在慢慢地开始去说明在解放战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建设,一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大决战》。

从小就很喜欢毛泽东的诗词,那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自我境界的呈现、忧国忧民的感悟。面对青年,他写下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面对建功立业,他写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面对艰难困苦的长征,他写下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是否划江而治,用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做了回应。我相信诗词本身会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用仅仅几个字就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决战》简单来说其实是两条线,一条是战争的宏大场面,从辽沈、淮海、平津到渡江战役这样双方投入兵力巨大的大决战,通过双方军事的部署进行展开;另一条线是简简单单的小小战争场面,塔山阻击战的小小镜头、淮海战役的独轮小车。在这两种场景之间来回切换,这样显得更加引人入胜。动用的演员也更多的是一些老戏骨,演技方面自然不用说,动画设计上因为自己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的,因此不予言说。

短短的3年间,国民党就从占据全面优势到败亡,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原因绝不可能是单方面的,一定是双方都拥有原因。共产党方面,最大的优势点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这种支持在战争中发挥了无穷的力量,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兵源、粮食,更加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次加上指战员指挥得当,所谓乱世出英雄自然也是这个道理;最后,是因为更多地讨论商量,而不是只听信一家之言,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军事指挥。国民党首先政府昏庸财政混乱以至于钱不值钱,民不聊生,经济崩溃成为了失败的根源,其次是国民党没有能人吗?非也,陈明仁、杜聿明、薛岳等等都是抗日名将,只是蒋先生干涉太多,无法根据战局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反而是中央指挥,非死即亡,最后,军队过分夸大,奢靡好大喜功,怎能取得胜利呢。

其实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回过头来再去看那段历史,值得深思,战争没有一点点好处,所以自己很开心的听到了毛泽东的著名论断——预计再有一年就可以战胜国民党。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争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好的方式,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受害最大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时时刻刻苦为了人民服务,这才是党一以贯之的宗旨。

最后突然想到了今年的高考,几乎所有的高考试卷作文都和青年的理想与奋斗有关系,看历史其实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曾经那段时光是如何经历的,更多的是学习那精神,青年之成长,中华之崛起的勇气和魄力,在这样的背景里面实现自我的成长,《少年中国说》里说道,少年智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以及青年毛泽东的诗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平津   淮海战役   辽沈   节节胜利   中国共产党   万户侯   兵源   穷寇   萧瑟   国民党   秋风   诗词   人间   力量   战争   少年   青年   更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