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算尽太聪明,看王耀武如何将自己打入“冷宫”

十四年抗日战争,让国军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名将。比如说“长沙之虎”薛岳,比如说74军的王耀武,新一军的孙立人,71军的陈明仁等等。这些人都在内战开始后,先后以各种名义,或是被直接弃用、或是被明升暗降、或是被限制性地使用。如果以此得出老蒋有眼无珠、心胸狭隘、容不下人的结论,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太过浅显。老蒋水平差也只是和一两个人相比显得有些能力不足,而放眼望去除此之外能和蒋比肩的人物还真不多。

所谓事出有因必有妖,很多因果都是两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而对于蒋介石来讲,很多决断不敢说都正确,但背后一定有他的道理、有他的不得已的苦衷。比如说在东北非常有利的情况下,断然弃用白崇禧这件事。也许大家都看到了蒋的无情和杀伐,看到了东北日后的兵败如山倒。但大家未必就了解白崇禧和李宗仁在背后都做了些什么,近火和远忧先解决那个想必大家都能明白。

有时候说故事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说:如果用了那个谁、谁、谁,就会怎么样,如果听了那个谁、谁、谁的就会如何、如何。其实这是一种很演绎化的思维,诸葛亮救不了蜀汉、更灭不了大魏。一个好领导、一条好计策固然重要,但其能力体量是相当有限的。当初秦王之所以敢杀白起,就是因为他明白地球离开了谁都会照样转,长平之功你是大功、但绝非你一人之功。而摆在蒋介石面前的冯玉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将领们做大、叛离。




王耀武内战中表现平平,和他所处的位置和所带的一帮杂牌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王耀武在以前就立过大功。他在抗日战争的数年中,更是天天打卡、从未缺席。他和74军一起,从淞沪会战打到万家岭、打到长沙、打到上高、最后打到雪峰山。而他的职位也从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再到方面军司令。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放眼当时他应该是指挥大兵团的不二入选。就算有资历上的问题,先给一个兵团过渡一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抗战一结束,王耀武就光荣地荣归故里当了山东省主席。虽然手下还指挥着十来万部队,然而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出来,这省主席不过是个安慰奖,而这十来万部队基本就是让他带着他们养老用的。

按说一个省主席外加十多万部队,这级别、待遇真的不低。但有句古话叫“画地为牢”,至此王耀武在济南这方圆数百里的地方,带着他这十多万部队,再也没有去过其它地方,一直到城破被俘。什么意思?你看看这十多万部队都是些什么部队就明白了,不但如此还来了个李仙洲老大哥来给他当副手(太尴尬了!)。而这些部队不但是些杂牌部队,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警备用的。就一句话——栓死了。好不容易机动了一次,结果莱芜一仗一下就被抓走了五万人马,还搭上了个李仙洲。

总起来就是一句话就是王耀武其实就是被降准使用了——大材小用!

机关算尽太聪明,看王耀武如何将自己打入“冷宫”

按说王耀武不但会打仗、更会做人,上上下下各种关系没有他没走到的。但是事出有因必有妖孽,有时候太聪明了未必不是件坏事。

想当年的王翦,不但会打仗、打胜仗,更爱美女、金钱。所以王家一直没有出什么大事,一直混到大秦倒闭为止。

太聪明、太细致也就意味着百密一疏,而有时候一件事情考虑不周极有可能是致命的。

下面我就按照“被老蒋变相弃用”这一结果,来倒推其被弃用的可能原因。

机关算尽太聪明,看王耀武如何将自己打入“冷宫”

俞济时是王耀武的老领导,不但有大力提携、举荐之恩,据说还有救命之恩(有说南京的时候,是俞济时单独把王载过了江。)按说王应该对俞济时感激涕零、唯命是从才对,但至少有两件事情应该让俞济时极为不满。

第一件事情就是俞济时离开74军的时候,想要带走本部的58师。结果王耀武坚决不同意,上下活动,不但让俞济时带走58师的计划落空,更加上其它原因,连就任第五军都泡汤了。虽然其后俞济时贵为蒋介石身边的“第一侍卫”,就连何应钦见了也要给些笑脸。但是作为一个男人,谁不想金戈铁马、叱诧风云(但能独立领兵,谁想去做伺候人的差使?)。而且个人认为如果是俞济时统领第五军,绝对比杜聿明要强很多,如果杜聿明能在其手下效力更能发挥他第一将才(不是帅才)的威力。

所以说,如果这件事情坐实的话,得罪俞济时也就在所难免了。得罪了俞济时,其实离得罪蒋介石也就不远了。不过俞济时的口碑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很公正、很有心胸的男人。

第二件事情,应该是出在强力推举张灵甫出任74军军长这件事情上。上一个人,也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要离开。而离开的这个人就是施忠诚,施忠诚被明升暗降后,一上头就撤了,据说回老家当了教书先生。王耀武当51师师长的时候,他是58师的师长,属于俞济时的老部下。所谓不看生面看佛面,这一下不止得罪两个人。连最有希望接手74军的那个李天霞也得罪了,所以才有了孟良崮见死不救的美言。

还有一件事情,极有可能让老蒋直接有了想法。而这件事情就是58师师长廖龄奇被枪毙冤杀一事。

按说廖龄奇所犯的事情可大可小,正常情况下如果有人帮着说好话最多也就是个批评教育、扣几个月工资的事情。毕竟擅离部队证据严重不足,而临阵收妻这都文明年代了更不是多大个问题。

原本张灵甫到58师当副师长恐怕就有本师的人不满意,而最后杀了廖龄奇张灵甫上位,各种不满应该会更加剧。

最关键的问题是老蒋不傻、绝对不傻!当他把前前后后都搞清楚之后,对他刺激最大、最多的不是廖龄奇的冤死,而是这幕后的推手。要知道对于一个领导来说,他最担心的、最害怕的、最反感的不是你有没有能力、工作做得怎么样,而是你会不会背后跟他耍心眼、有二心。

以上的分析不见得对,或是都对,但内战中王耀武没有被重用,或是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起码莱芜那场大战,让王耀武统一指挥的话,应该比陈诚强一些;当初如果张灵甫的上司是王耀武,而不是汤恩伯的话,恐怕孟良崮也许会多坚守两天或是三天。

当然就算是王耀武能接替薛岳主政华东,也改变不了他们最终失败的命运,只不过粟裕面临的困难也许会更大一些。

另外,就算是当省主席是王耀武自己申请的,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原因的话,即便是一开始蒋答应了,用人之际蒋也不会想不到王耀武。


纵观历史长河,武将任免、荣辱、生死,无不和权力斗争关联。汉有孽杀异姓王,唐有藩镇割据,宋有杯酒释兵权,明有屠戮功臣,清有三番之乱。

凡事都有因果,而绝非一人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莱芜   抗日战争   明升暗降   机关算尽太聪明   冷宫   事出有因   军长   大功   长沙   师长   蒋介石   部队   主席   事情   原因   能力   领导   体育   王耀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