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她城市一名美国女孩,13岁的时候,她偶然间接触到了一本描述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书籍《西行漫记》。

自此她在书本中了解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她开始心生向往之情,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一定要来到中国,看一看这里的风土人情。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长大后的她进入到美国的一家农学院学习,她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一名来自中国的男人黄元波。

两人开始相识,相知,相恋,在结婚后她与丈夫漂洋过海探寻这古老的东方之国。

数十年后,她成为了河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被周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

每当有人对她说:“外教好”,她都会笑眯眯地回应道:“外教这个词用在我的身上已经有点不合适了,我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她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吴雪莉,是一名来自美国的姑娘,她在中国待了70多年,从刚开始的英语老师一步步的成长为河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被周总理亲自特批中国国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吴雪莉离开美国,来到中国的呢

又是什么原因让她能够获得周总理特批的殊荣呢?

一个老外为什么能在中国待数十年?

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探寻一下属于这个“中国”教授吴雪莉的一生。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自小结缘,踏上前往东方古国之旅:

吴雪莉1925年出生于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父母都是普通的公职人员,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又幸福。

但是那段时间也正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吴雪莉只能说是生不逢时,父母为了能够提供给吴雪莉更好的生活环境,于是只能带着幼小的吴雪莉四处奔波,到处寻求生计。

从小吴雪莉就觉得生活不需要大富大贵,只需要平平稳稳就好,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吴雪莉最为期盼的事情。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可是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每天尝试新的工作,因为那个时候美国经济整体呈下行趋势,各行各业都开始疯狂的裁员,吴雪莉的父母便开始每天外出寻找零工,日子也算能过得下去。

这让年幼的吴雪莉感受到生活的疾苦,于是她就立志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13岁的那年,吴雪莉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看到由美国记者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

吴雪莉在书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勤奋和勇敢,她那个时候就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踏足这片土地,于是这件事情就在吴雪莉小小的心中生根发芽。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到大学期间,吴雪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开始学习有关农业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吴雪莉认识到一位来自中国的男人,名叫黄元波,是一位中国留学生。

他也是同年进入到农学院学习的,与吴雪莉相识后。

两人一见如故,在慢慢地了解的过程中确立了恋爱关系。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吴雪莉和黄元波经常会聊起中国的话题,黄元波也会给吴雪莉细心地讲解,告诉一些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地理的知识。

经过几年的相处后,两人决定携手迈入婚姻的殿堂。

1945年两人的婚礼如期举行,他们手牵着手一起走进教堂开始互相宣誓,随后吴雪莉便和丈夫一起来到中国。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扎根河南,成为河南大学的一名外语老师: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个时间段是国内局势极为动荡的年代,吴雪莉和丈夫来到中国后不得不为躲避战乱四处奔波。

但是对于这样的生活吴雪莉仿佛早就已经适应了,她觉得只要能跟着丈夫怎样都可以。

开朗活泼的性格让吴雪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惹得邻居喜欢,邻居闲暇时光中也会教吴雪莉如何用方言去交流,有一次吴雪莉在丈夫回家时用方言和他交流,直接惊呆了丈夫。

平时闲来无事的时候,吴雪莉经常会拿起笔,开始自我创作,记录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发表到报纸和期刊上。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因为吴雪莉的文笔优异,使得英国伦敦的一家出版社看上了她的作品,投给吴雪莉高额的稿费让她继续创作,就这样吴雪莉写的东西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了中国。

感受到了这个东方古国的奇妙和伟大,这些期刊的报道也使得吴雪莉的名气越来越大。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经过长时间的奔波,吴雪莉的丈夫黄元波准备定居在河南开封,在询问完吴雪莉的意见后,两人顺利定居。

经过几年时间后,两人的事业也基本稳定,黄元波干起了建药厂,吴雪莉则是成为了河南大学的英语老师。当时由于国内的条件贫困,河南大学的学生学习英语只能通过一些老式的留声机,无论是从学习角度还是从发音角度来说,这都是极为不靠谱的一件事。

而吴雪莉的来临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她标准的美式英语可以教给同学们很多很多。

进入学校教学后,吴雪莉十分的认真,每次都会做足准备来给学生上课,同学们则很喜欢这个外语老师。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而且在吴雪莉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解放天性,用一种西方式的开放教学模式,赢得无数同学的好评。

在课堂上吴雪莉是十分注重形象的,她穿着得体大方,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亵渎的感觉。

虽然课堂上吴雪莉教学模式先进,但是对于学习来说吴雪莉极为苛刻,她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论文字数不少于两万字,而且重复率不得高于20%。

对此很多同学都开始抱怨吴雪莉的要求太过高,一个错字都会打回去重新写。

当有人采访吴雪莉为什么要在学业上如此苛刻,吴雪莉回答道:“现在对学生越严格,到了社会上学生们就会轻松。”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河南大学清晨的办公室里,你会看到吴雪莉积极备课的身影,她一丝不苟。

自此她成为了河南大学最努力的老师,河大的外语水平也在中国节节攀升。

她亲自挑选专业团队,组建新型外语教学模式,打造了河大外语系顶尖名声。

周总理的特批,无上殊荣:

转眼间吴雪莉已经来到中国十多年了,这十多年里吴雪莉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

有人问道吴雪莉的心愿是什么的时候,吴雪莉回答道:“我只希望我能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1962年吴雪莉的母亲也来到中国成为河南大学的一名外语教授,母女俩共同为中国教育事业输送人才,真可谓是一段佳话。

几年以后,吴雪莉的母亲离开了人世,应其生前要求,最终将她葬在了河南的土地上。

多年来,吴雪莉一直在对外宣扬中国文化和中国风貌,希望外国友人可以来中国参观。

1975年由于吴雪莉的优异表现,吴雪莉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中国国籍,而且授予她国籍的是当时的周恩来总理,这是无上的殊荣。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为了中国文化的宣传,吴雪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部英文小说《中国一条街》,在这本书中吴雪莉宣扬中国文化,让没有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心生向往。

同时吴雪莉还从事外文翻译工作,前前后后翻译了众多名著,她精湛的翻译技巧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大好评,令之后的很多人都开始学习这种翻译模式。

从此之外,吴雪莉还从事着河南政协委员,一直深入基层帮助群众做事,下乡教育。

2002年河南大学的90周年校庆上,主持人问道吴雪莉教授“您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中国?”

吴雪莉回答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速度高得惊人,我留下就是代表世界一同见证中国的成长。”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发言,令无数人赞叹。

吴雪莉的丈夫黄元波在1984年就彻底的离开了人世,她的6个女儿也前前后后的离开了中国回到美国发展,她们还想带着母亲一起回到美国。

可是吴雪莉说到,我的家就在这里,我哪里也不去。

吴雪莉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她用着属于她的行动告诉中国告诉世界。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她一辈子鞠躬尽瘁,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吴雪莉表示:“虽然我的亲人都离开了人世,我的女儿们都回到了美国,可是我觉得中国就是我的家,我不走了,我也走不动了。我要将我的骨灰撒在这片土地上,撒在黄河里。”

2014年89岁的吴雪莉被授予了十大功勋外交称号,这是无上的荣光。

75年前,美国女孩嫁到中国,被总理特批入中国籍,她有啥能耐?

时至今日,吴雪莉已经96岁高龄,虽然这个时候她已经不能再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但是她的心仍然和学生联系在一起。

她会用自己的精神影响以后的一代一代的教育者,正如河南大学给她的评价“它国故乡情,情怀铸师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美国   国籍   中国   西行   都会   农学院   河南   殊荣   能耐   人世   优异   总理   丈夫   年前   河南大学   父母   外语   女孩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