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取其辱:主办“阿富汗安全对话会”,被中巴两国直接无视

在阿富汗问题上,最尴尬的要数印度。长期以来,印度都与塔利班为敌,如今新德里不得不摆出低姿态,主办“阿富汗安全对话会”。《印度时报》称,印度11月10日首次主办的对话会议,将聚焦讨论阿富汗日益滋长的恐怖主义问题,相关安全挑战等问题。


印度自取其辱:主办“阿富汗安全对话会”,被中巴两国直接无视


令新德里无奈的是,这个对话会根本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方面直接拒绝了印度的邀请。而中方对印方的答复是“日程原因不便与会”。


印度新闻媒体“The Print”网站认为,印度主办这次会议另有隐情,主要想证明“塔利班胜利并不意味着印度失败”。尽管很多印媒都极力否认“印度试图对塔利班施加影响力”,但这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莫迪当局在阿富汗问题上私心过重,其出发点根本就不是为了阿富汗人民的福祉。因此,印度主办的“阿富汗安全对话会”惨遭冷遇很正常。


这凸显出印度的卑下的地位。缺少中巴两国,这次“对话会”注定是形式大于内容。不仅如此,这也是对印度参与阿富汗事务的否定。


形势逼迫印度必须用热脸去贴冷屁股,因为印度不能失去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发言权。即便是跪着,莫迪也得跪在会议桌旁边。


1、阿富汗关系印度的“国运”


阿富汗位于东亚、南亚、西亚和中北亚交界的中心要冲,在地缘战略位置特殊,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大帝国和强大势力争夺的重点。


从历史上来说,印度与阿富汗之间存在“千年渊源”。亚历山大大帝曾率军通过阿富汗曾进入古印度。而在英属印度形成之前,阿富汗被认为是把古印度打成多个碎片的铁锤之一。


19世纪,大英帝国自始至终都没能从军事上彻底征服阿富汗,反而损兵折将,多次全军覆没。英国尽最大努力也不过是骗取了阿富汗的外交权。阿富汗进而也成为大英帝国与沙俄在中亚争夺的一个缓冲区。


第二次英阿战争的结果,使得大英帝国在与阿富汗王国于1893年划定“杜兰线”,即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实际边境线。


印度如果无法影响阿富汗,自身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如今,自诩为“南亚霸主”的印度当然更不愿出局。


2、印度与塔利班为敌40多年,在阿富汗的影响力被清零


印度与阿富汗在1950年签署友好协议,新德里还为反抗巴基斯坦的普什图和俾路支武装提供援助和庇护。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印方却与塔利班结下了仇怨,导致此前的投入全部被清零,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


前苏联在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约有450万阿富汗难民逃亡至巴基斯坦。国际社会包括中美等多数国家都支持阿富汗人反抗苏军入侵,并向阿富汗难民提供援助。巴基斯坦更是成为阿富汗人抵抗苏军入侵的后方基地。第一代塔利班接受了巴基斯坦三军情报部门的训练,还获得了美国、沙特等提供的武器弹药,针对侵入阿富汗的苏军展开顽强的游击战。


而印度则把苏联当成盟友,“光荣”地成为南亚唯一一个承认阿富汗卡尔迈勒和纳吉布拉傀儡政权的国家。由此,站错队的印度就与塔利班结下冤仇。


苏联解体后,塔利班在90年代初上台,得到巴基斯坦、沙特、阿联酋等伊斯兰国家的承认。但新德里拒绝承认塔利班,还与反对塔利班的阿富汗“北方联盟”结成盟友。印度向“北方联盟”提供了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在内的支持,与塔利班成为仇敌。


等到“9-11”事件之后,美军在阿富汗扶植了亲美傀儡,印度依然不改吃屎本色,对阿富汗傀儡政权进行长期且全面的投资,还与其建立了所谓的“战略关系”。


印度自取其辱:主办“阿富汗安全对话会”,被中巴两国直接无视


过去近20年间,印度与阿富汗的亲美当局往来密切,莫迪2014年就任印度首脑后,曾两次出访阿富汗。


印度向阿富汗亲美傀儡提供了巨额援助,成为仅次于美日英德的第五大对阿援助国,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


就在2016年,莫迪访问伊朗,拿到恰巴哈尔港建设项目,还热情地邀请阿富汗亲美当局参与。新德里的美梦是,绕开巴基斯坦,开辟一条连接印度洋和中亚-阿富汗的交通走廊。而印度媒体则连篇累牍地吹嘘,仿佛美梦已经成真。


把印度打醒的耳光,来自于美国。2020年2月,特朗普当局为了甩掉包袱,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达成了历史性的撤军协议。印度被拍在了沙滩上。


当然,美国也曾经给了印度机会,无奈印度自己不争气。俄媒曾报道称,美国一度希望新德里能够出兵填补美军撤离阿富汗后的真空, 为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自到新德里与莫迪商谈此事。阿富汗亲美当局则把印度当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要求印度出兵支援。


印度不少媒体照例把牛吹上了天,宣称只要印度派兵就一定可以击败塔利班云云。


然而事实相当打脸。当印度收到塔利班的公开警告之后,莫迪很痛快地认了怂,压根儿就没敢派兵,眼睁睁看着自己支持的喀布尔亲美傀儡作鸟兽散,同时烟消云散的还有在阿富汗的30亿美元投资。


塔利班在阿富汗的胜利,对印度而言是巨大的挫折和失败。连西方媒体都报道称,新德里已经沦为“最弱势”的参与方。印度输掉了所有筹码。印度耗资9000万美元帮助阿富汗亲美当局修建的议会大厦,成为塔利班庆祝胜利的背景。


美国威尔逊中心亚洲项目的学者迈克尔-库格曼认为:卷土重来的塔利班沉重打击了印度的战略利益。新德里现在与塔利班接触为时已晚。


3、印度没有能力参与阿富汗事务


从安全上来说,印度一直都非常重视阿富汗。新德里一直妄图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无奈印度“太短”,实在够不着。


在新德里的设想里,想把阿富汗变成盟友,这样一来就能让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腹背受敌。问题是,虽然印度“远交近攻”的算盘打得响,但办不到就是办不到。


大国竞争,本质上是国家能力的竞争。简单来说,国家能力就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落实为行动、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印度自取其辱:主办“阿富汗安全对话会”,被中巴两国直接无视


莫迪当局面对疫情处理得一塌糊涂,拖了全世界的后腿,甚至连基本的数据统计都做不到,有什么资格干涉阿富汗事务?


印度并没有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更算不上什么大国,充其量就是在南亚折腾——“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欺负欺负弱小邻国,一旦真惹恼了北方强邻又分分钟被教育。印度是既猥琐又苟且。


总之,印度并未在地区安全方面做出什么贡献,相反还不断蚕食邻国领土、不断挑起矛盾,是该地区的“安全破坏者”和“麻烦制造者”。印方主办所谓的“安全对话会”,只是想立个牌坊。爱好和平的国家当然不会给印度这个机会。(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阿富汗   印度   大英帝国   新德里   塔利班   沙特   南亚   巴基斯坦   阿富汗人   自取其辱   中巴   盟友   美国   傀儡   当局   能力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