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对“中国制造”是福是祸?

中国制造越来越享誉世界,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也在飞速发展,这是一件好事。

高科技对“中国制造”是福是祸?

多年来,后来的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一块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元件数量每年都会翻一番(后来修改为每两年一次),而芯片的性能也会翻倍。后人称这一发现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的发现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性价比不可阻挡的翻番。那么,几十年后,摩尔定律仍然有效吗?事实上,它不仅有效,而且一直在“加速”。

新的信息化范式加速了整个世界的新陈代谢,带来了生产成本的指数级下降。对于所有依赖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来说,既充满诱惑,又面临巨大威胁。

今天的科创板公司,未来很可能会有爆发式的市值增长,很可能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同时,对于那些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这种指数级的技术变革意味着什么呢?

例如,在柔性生产中,如何在一条生产线上制造出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并实现定制化,需要用到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3D打印技术。

十多年前,这些技术的成本非常高,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在零部件成本大幅下降的今天,改造一条家电生产线、服装生产线或家居生产线的成本可能只有十年前的1/10或1/5、

当年,中国服装企业要想在中国找到能够完成定制化生产的工厂,动动手指也找不到五家工厂。然而,在今天,一家无法满足不同需求、没有灵活生产能力的服装企业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只有不断更新和创新,中国制造才不会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化生   英特尔   都会   范式   家电   翻倍   高科技   定律   中国   服装企业   生产线   工厂   成本   指数   需求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