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必须要知道的事【1】

这几天闲来无事,写了几篇关于养老院的一些事,今天咱们来说说养老的一些事。

近几年开始住进养老院或者一些养老中心的老人越来越多了,究其原因无外乎这几点。

第一,人口原因。

60,70年代人口开始暴涨,那时候一家生三到四个小孩都算平常,哪怕再穷,再经济困难的家庭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人丁兴旺,家族繁荣,成了人们判断门楣兴盛的标准。

我的父母辈那一代就是这种情况。我的父亲足有八个兄妹,一家十口人共同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而我母亲一家也有七口人。因为外公是个教书的,所以家庭负担都压在了外婆一个人身上,经常听见母亲说外婆是如何拼命,如何为了一家人的吃食翻山越岭的去拣油茶籽卖钱,外婆那个村是世代种油茶的,一片很大的茶山养育了母亲那一代人。

父亲母亲都是受过苦挨过饿的的人,对于养老他们也深有体会。

奶奶60多岁的时候就患有糖尿病,一直在吃药,因为年轻的时候为了照顾一大家子人,干了很多重体力活,也有了很多暗疾,到了老年一些暗疾都爆发了,生活很不便,所以母亲还有大伯娘,二伯娘,还有几个婶婶都轮流照看着奶奶的起居,个中滋味难以体会,妯娌之间闹些矛盾是常有的事,奶奶看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但奶奶还是在03年的一个春天走了,走的很突然,还在上学的我甚至都没见到最后一面。为了八兄妹的生活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生活好起来了,却也没享几年清福。

现在父辈们又老了,养老压力就到了我们这一代,虽然生活好了很多,但是依然任重道远啊。

我们这个县是人口输出大县,零几年的时候年轻人基本都往北上广深学习或者打工赚钱,几乎很少呆在家里的。县里,镇里,村里基本都建养老院,敬老院,或者一些老年公寓,为一些不能照顾到的家庭里的老人甚至小孩提供寄居之所。

这些年好多人在外面安家,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回老家一趟,基本上很少在老家呆着,因为老家除了几亩薄田基本上没什么产业,没经济来源,也就留不住年轻人。因此,一些独居老人都被送进了敬老院,老年公寓之类的养老中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村里明明建有砖石楼房,但就没人居住的原因。

有人会说,那些在外定居的人为什么不接老人去城里生活。对于半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城里的生活根本适应不了,想必有些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心有体会吧。

因此,养老院,敬老院等一些养老中心成了收留独居老人或者生活不便的老人最适合的场所。

第二,经济和教育极度不均衡。

都说他乡安不下灵魂,故乡安不下肉身,出门在外的打工人深有体会吧。

一个三口之家,在外打工十年甚至更久都不一定能在北上广深安居乐业,但是为了下一代他们又不能轻易放弃城市里更好的教育资源。

因为都是吃过苦的人,所以更懂得如何取舍。

孩子可以受到好的教育,但是老人呢?

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或许这都不是事,把老人接到城里生活,请个保姆照顾起居,就算孝顺有佳。经济不好的家庭,就只能让老人在农村老家生活。有老伴还好,相互依靠,就算生活上苦了点倒也自在,但是没有老伴的孤寡老人可就没那么好受了。

一到夜里,空荡的屋内,显得多么的寂静,内心又是多么彷徨与孤单。虽然邻里邻居也时常照顾着,但总有疏忽的时候,一旦生个病,身边连个买药送医的人没有,有些孤寡老人就是在这种最无助的时候撒手而去,想想都令人心酸。

没办法,家人们只有把老人送进一些养老中心照看着,实属无奈之举,好在这些年政策的扶持让不少家庭少了很多来回奔波,算是一种减轻负担吧,但这种负担还是少一点的好。

但是,经济上的压力依旧存在着,所以趁着年轻就多赚些钱吧!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暗疾   孤寡老人   油茶   养老院   起居   外婆   老家   城里   敬老院   奶奶   负担   老人   母亲   家庭   体育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