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高考落幕,2021年时间过半,翘首以盼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仍“待字闺中”。适逢教育部换帅,难道是在等新“掌门人”来解开悬念?

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虽然哪些高校能最终入围新一轮“双一流”还不明朗,但教育部近日已经明确透露出了两大评选基调,而这两大基调,或许对有些省份的预期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

基调之一:淡化身份

“双一流”,简言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两大身份从首轮的高校分类情况来看,前者明显整体要高于后者。

新一轮“双一流”中强调的“淡化身份”,大概率指的是不再特别强调哪些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哪些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更加看重一流学科对大学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

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毫无疑问,“淡化身份”这样的变化,是“双一流”发展的一大进步,否则就与此前的985、211工程无异。它能让高校更加专注于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而不是贪大求全、盲目扩张地去追求一些对学生成长成才、科技发展进步无益的“帽子”。

淡化高校的身份,对于高考生也有利好,会让他们在择校时更加遵从自己的兴趣,以专业优先,而不是“能选所谓的名校,就优选名校”。

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基调之二:不搞平衡

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与原985、211工程大学相比,共增加了25所,当时就让不少人感到“双一流”规模会不断扩大,进而逐步照顾覆盖到高等教育落后地区。

不过,在日前教育部答复建议案的公开材料中,明确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搞平衡。这一定调,直接意味着多个省份增加名校的目标可能落空。

比如说江西省,新一轮“双一流”比较理想的结果是:南昌大学由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晋升为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江西财经大学由普通高校升格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再就是山西省,除了要保住太原理工大学继续留在名校方阵外,还有力推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进入“双一流”,尤其是山大,凭借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援建,物理学学科实力大增,升级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呼声非常之高。

除了江西、山西外,河北、贵州、宁夏等中西部省份想通过平衡有更多名校的愿景可能难以实现了。

当然,如果不搞平衡,纯按照实力来遴选的话,那么受益的无疑将是发达省市的高校。长此以往,区域高等教育不平衡的差距有望进一步拉大。

新一轮“双一流”,教育部明确两大基调,多省名校增量目标或落空

对于教育部明确的新一轮双一流“淡化身份”“不搞平衡”两大基调,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教育部   基调   名校   贪大求全   建议案   山西省   学科建设   江西   增量   首轮   省份   学科   身份   目标   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   体育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