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丽的故事

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有“打假球”“让球”等等事件,在乒乓球的赛场上关于“让球”一说也一直是此起彼伏,最著名莫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让球事件”。

这个让球事件是发生在几名中国乒乓球队员身上,其中一位原名叫何智丽,后因为让球事件加入日本国籍,改名小山智丽。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何智丽的故事,以及让球的真正内幕:


何智丽1964年9月3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从小就练习乒乓球,在十几岁的时候她进入了上海市乒乓球队,师从世界冠军孙梅英。

当时在中国乒乓球界,上海队的实力比较雄厚,尤其是女队方面,像何智丽的师姐曹燕华就是上海女乒的代表人物。

曹燕华比何智丽年长几岁,在1977年曹燕华就进入了国家队,1979年就随队参加了世乒赛团体比赛,并获得冠军。




1980年,年仅20岁的曹燕华一年之中拿下7个公开赛冠军,确立了自己国乒一姐的身份,而此时的何智丽还没有进入上海队。

到了1983年,国家队的运动员为了备战全运会纷纷返回各自省队,曹燕华第一次见到了何智丽,因为两人师从同一教练,所以天生有种亲切感。

曹燕华对于何智丽非常的照顾,亲切地称呼她为“阿何”,由于何智丽在全运会中的出色表现,何智丽在全运会结束之后进入了国家队。

在国家队中这两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女人关系密切,更是无话不谈,但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在1984年两人一起跟随教练孙梅英参加了访欧训练。

当时的曹燕华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女乒一姐,按理说教练孙梅英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曹燕华的身上,但是孙梅英却是更加的关注耿丽娟,训练的时候也最关注耿丽娟。




这就让曹燕华有些不满,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击败耿丽娟,同时因为和何智丽朝夕相处,两人平时关系密切。

所以曹燕华把自己对孙梅英不满的地方统统告诉了何智丽,其实有些话本来就是生气之后的口不择言,但谁知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在访欧训练期间,有一天何智丽趁着队友们都出去的时候,偷偷地给当地的留学生打电话,让对方帮忙给自己介绍一个法国男朋友。

这件事如果放在现在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件很可能发展成为“政治事件”的重大事件。

何智丽的这通电话不幸被监听到了,引起了轩然大波,何智丽为了自保,就把曹燕华出卖了,那段时间何智丽天天围着孙梅英,将曹燕华对孙梅英的不满全部都告诉了孙梅英。




在访欧训练结束之后,回到国内的第二天国乒就停止训练,召开批斗大会,但令曹燕华想不到的是原本应该被批斗的何智丽安然无事,自己反倒了成了被批斗的主角。

当时批斗曹燕华的罪名就是曹燕华抽烟喝酒还烫头,此外还说教练孙梅英的坏话,教坏何智丽学抽烟。

曹燕华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何智丽给出卖了,自己之前跟何智丽抱怨的那些话,都被她一字不差地告诉了孙梅英。

在此之后曹燕华在女队的位置一落千丈,从绝对主力沦为陪练,1985年世乒赛曹燕华没有获得团体参赛资格,取代她的正是何智丽。

尽管没有获得了团体参赛资格,但曹燕华却是憋着一口气在单打比赛中战胜了所有对手,成功卫冕了世乒赛女单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分之一决赛,曹燕华碰到了队友童玲,被教练要求让球,要知道早在1981年的世乒赛女单决赛,曹燕华就曾经同从命令让球给童玲了。

这一次无论教练怎么劝导、怎么威胁,曹燕华都没有妥协,最终在拿到世乒赛女单冠军的第二天曹燕华就自己收拾了行李,离开国家队宣布退役。

女乒大姐大曹燕华离开了国家队,几乎所有的主力队员都觉得有了更多的机会,何智丽自然也是获得了很多参赛机会,但“让球”这个中国乒乓球队的老传统怎么会独独放过她。

在1987年印度新德里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在女单项目中,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局面,即三名中国选手对阵一名外国选手。

这三名中国选手分别是何智丽、管建华、戴丽丽,另一名外国选手则是韩国选手梁英子。

梁英子是韩国一名实力超群的老将,在此前的很多比赛中都力挫中国选手,是中国队夺冠的心腹大患,但她的年龄偏大,体力是成为她问鼎的最大问题。




于是,中国教练组在商议之后决定,如果梁英子一旦进入决赛,就由打法稳健的削球手管建华在决赛中把关。

管建华是一名削球手,用持久战消耗梁英子的体力,并战而胜之,当时对于教练组这个决定,何智丽并没有任何的异议。

当天下午,戴丽丽与梁英子的比赛早一小时进行,比赛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一直打到决胜局。

何智丽与管建华的比赛晚一小时进行却是进展神速,“轻装上阵”的管建华显然对比赛没有任何的兴趣,尽管一上来就丢掉两局,但她依然是“胸有成竹”。




第三局开始,局面并没有任何的变化,何智丽一路领先,很快比分就到了18比10,看台上的教练此时也傻了眼,管建华自己也慌了。

教练和管建华都开始朝何智丽使眼色,在那个瞬间何智丽有所动摇,一下子连输10分,比分变成了18比20,管建华领先,但在此之后何智丽连赢4分,结束了这场半决赛,将自己送进了决赛。

比赛打完,管建华在赛场上就泣不成声,直接质问何智丽:“不是说好了吗,要改变决定也该告诉我一声啊”,为了不让这个局面太尴尬,一位女教练赶紧把管建华推进了旁边的卫生间。




在何智丽和管建华这一场半决赛已经结束时,另一场半决赛还没有结束,比赛进行到决胜局,梁英子体力已经有点跟不上了,戴丽丽占据了优势,比分18比12,胜利在望。

但这个时候场内一片哗然,戴丽丽扭头一看教练全部走了,再一看比分,戴丽丽突然懵了,因为她也是知情人之一,知道教练组已经决定让管建华进入到决赛中。

在戴丽丽迷茫之时,梁英子抓住机会,连得9分,进入决赛,中国队的局势严峻了下来,在那个下午,没有人去理睬何智丽,也没有人对她进行指点。

但是在有着悠久“让球”历史的中国乒乓球队内,出现这种不听指挥“当让不让”的事情怎么看都是“大逆不道”。




在之后的决赛中,由于戴丽丽的顽强阻击,也因为何智丽的殊死一搏,梁英子没能续写奇迹,最终以大比分0比3输掉了决赛,何智丽获得了世乒赛女单金牌。

其实,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这届世乒赛四分之一决赛时,何智丽遇到了队友陈静(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当时虽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

在两人的比赛中,陈静先赢一局,这时教练根据形势做出了陈静让球的决定,之后何智丽兵不血刃拿到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件事情要说结果还是好的,毕竟教练做出让球决定还是为了保住中国队的冠军,何智丽最终也拿到了冠军,但在很多教练看来何智丽不听指挥显然不行。

于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中国女乒参赛资格选拔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何智丽并没有获得参赛名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何智丽作为国乒的运动员,明知道自己能不能参加比赛的机会都掌握在教练手中,她为什么还会不听指挥,坚决不让球呢?

这是因为在她的背后有人指点!

这个人就是何智丽的恩师孙梅英,在何智丽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世乒赛的时候孙梅英就聊到教练组有可能会让何智丽让球。




于是她就叮嘱何智丽:“你当场不要说不让球,不然他们不会给你机会上场,你上了场真打就是”。

孙梅英再三叮嘱何智丽:“你的任务就是夺取世界冠军,他们要争你。我来给你顶住,关键在于你自己,你一定要战胜自我,做到临场不慌,稳拿冠军,你拿了冠军回来,我去机场迎接你,一切后果,我替你承担?”

当时世乒赛结束之后何智丽回国,中国乒乓球球队的领导就要求何智丽写检查,作为中国乒乓元老,全国人大代表孙梅英为何智丽这件事奔走呼号,最终何智丽没有受到处罚。

孙梅英之所以让何智丽坚持不让球,原因是作为运动员出身的她,早就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该摒弃“让球”。




她认为“让球”就像腐蚀剂,腐蚀着中国乒乓球队的灵魂,弄得个个运动员都得拍马屁,不然极可能就叫你“让球”。

但她虽然最终帮助何智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但是像排名世界第一,却不能入选奥运参赛名额,不是她能左右的,毕竟她还不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主教练。

被“雪藏”的何智丽一气之下离开了中国乒乓队,宣布退役,退役之后的何智丽认识了日本工程师小山英之,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就决定要结婚。

何智丽与小山英之结婚之后,跟着他去到了日本,并改名小山智丽,在丈夫的鼓励之下,小山智丽再次拿起乒乓球拍。

1994年小山智丽代表日本队参加了广岛亚运会,并且还在女子单打的决赛中战胜了中国女乒一姐邓亚萍。




要知道邓亚萍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女单和女双冠军,在当时的广岛亚运会上是夺冠大热门。

小山智丽没赢一球之后就是一句“呦西”,让很多原先看她打球的中国球迷很不舒服,尤其是在她夺冠之后接受采访时说到:“为日本夺得亚运会冠军比为中国获得世界冠军更高兴”。

也是这个事件让小山智丽一直都是饱受争议,毕竟作为中国人来说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言论,尤其是代表日本队。




此后的小山智丽在日本多次夺冠,三次受到日本天皇接见,但在2000悉尼奥运会前夕,小山智丽发现她的丈夫小山英之疑有外遇。

性情刚烈的小山智丽根本不停丈夫的任何解释,毅然决然的与丈夫结束了将近十年的婚姻,自己在大版买房,一个人住在了大版。

之后的小山智丽任职于日本一家银行,其任职的银行在苏州设立了一个分行,于是她频频往返于家乡上海和大版之间。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在上海举行,小山智丽应世乒赛组委会和中国乒协之邀以嘉宾身份回到上海,这也是何智丽10几年来首次在上海公开露面。




她评价日本和上海两地这样说:“上海嘛,故乡,亲切!日本很干净,人的素质很高,但是人跟人之间感情比较淡。”

其实何智丽一生算是比较不幸的,她与前夫小山英之离婚之后,一心想找在日本的中国人结婚,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再婚。

其实不仅是何智丽,像曹燕华与丈夫施之皓在国外生活9年,后来回国但两人的婚姻却是就此破裂。

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在1991年前往中国台湾,多次代表中国台湾参加国际大赛,耿丽娟1988年离开国家队前往加拿大,之后代表加拿大多次参与国际大赛。




还有曾经的女队大姐大焦志敏,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教练组决定让焦志敏让球给队友李惠芬,原因是另一场半决赛在中国队陈静和捷克的赫拉霍娃之间进行。

因为焦志敏此前输给赫拉霍娃,而李惠芬之前赢过赫拉霍娃,两人的半决赛先进行,陈静和赫拉霍娃比赛后进行,所以在焦志敏让球输给李惠芬之后,陈静却是意外的战胜了赫拉霍娃。

决赛中陈静战胜了李惠芬获得冠军,焦志敏只获得了季军,但按真正的实力来说焦志敏无疑是最强的,于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焦志敏远嫁韩国,甘心相夫教子。




其实受“让球”影响的运动员还有很多,也是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大部分都认同这样的做法,毕竟当时的中国人迫切需要冠军来提升民族自信心。

但在今天,希望让不公平的“让球”“假球”事件远离体育界,这不仅是对辛苦训练的运动员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观众球迷的一种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汉城   中国队   世乒赛   女单   日本   半决赛   小山   上海   乒乓球   中国   国家队   乒乓   决赛   教练   冠军   故事   体育   何智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