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北京时间8月26号上午,北大学子吴谢宇因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和买卖身份证件罪,被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来源网络

看到这个消息,我是震惊的。等了2年的宣判,最终没能等到无期。为这位北大学霸感到惋惜,为这个家庭感到痛心,为这个社会感到可惜。这么优秀的人,为何走上这条不归路?

家庭背景

吴父,福建莆田仙游人,家中兄妹5个,在同父同母的妹妹中,有一个小时候就被送到别人家里,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有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因小儿麻痹出现智力和精神障碍。吴父,作为家中的独子,依靠学习改变命运,成为家中唯一走出农村的人。吴父先是在南平一家国企工作,期间认识吴母,后因工作关系调到福州市马尾区,2010年患癌去世,生前是福州一家国企中层领导,基本负担老家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吴母,福建莆田仙游人,其父母为盲人,作为家中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大学生。两人于南平国企相识并结婚。同事评价她,不爱说话、内向、有点孤僻,而且有股不服输、要强的信念。吴父去世后,拒绝了亲朋好友的1.8万元慰问金。

吴谢宇,94年10月生于南平,96年跟随父母来到福州。他从小就展露出超同龄人的天资,09年以全校第一、全市第二的成绩考入福州一中(全省前三的高中),12年被北大经济学院提前录取,大一期间获得北大三好学生,大二期间获得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在校期间还曾在校外英语培训机构学习GRE并获得奖学金。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来源网络

案件介绍

15年3、4月,吴某以家中有事为由,申请退课,5月开始不上课不住北大宿舍。

15年5月,吴某提前取走GRE培训机构赠予的6千元奖学金。

15年6月底前,吴某在回福州前,提前购买了多种刀具(包括菜刀、手术刀、雕刻刀等)、干燥剂、防潮剂、防霉包、防水塑料布等用品。

15年7月初,吴母曾在办公室谈论自己儿子将带她前往美国学习生活。

15年7月11号,吴某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中的教职工宿舍将母亲杀害。

15年7、8月间,吴某用母亲的手机群发消息给亲戚,内容为“自己要去麻省理工做四年交换生,与母亲同行。乘坐7月25日航班飞往美国”。同时,伪造母亲的字迹写离职信并得到校方的批准,吴某因此领到母亲的退休金和住房公积金。最终,吴某借到144万。

15年7月12至23日,吴某多次在网上购买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等物品。

15年7月30日,有目击者看见吴某出现在初中母校校园内。

15年10月,吴某的身份证曾出现在福州某酒店的入住信息中。

15年10月7日,吴某生日当天,与曾经的好友通话聊天,气氛很愉快。

15年8月到12月,有媒体报道,在这期间,吴某结识了一名性工作者,并与其谈恋爱,甚至拿出过钱去提亲。

15年12月底,北大经济学院同学曾看见吴某回到寝室。据称,是因为吴某错过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挂了科,才回到宿舍并向同学咨询补考相关的事情。

16年2月4日,吴某在河南某ATM机前取款。

16年春节前夕,吴某的身份证出现在河南某酒店的入住记录中。

16年2月5日,吴某发短信给舅舅,声称回家过年,请舅舅接机。但舅舅并没有等到吴某母子二人,开始感到奇怪。

16年2月14日,警察破门而入,发现了吴母(谢**)的尸体。警方发现谢**被塑料包裹了数十层,在每一层缝隙中都有用来除臭的活性炭;警方还在现场发现监控设备,吴某可以随时用手机查看到房间内的情况。

19年4月21日,吴某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被逮捕。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来源网络

逃亡生涯

16年2月开始,吴某开始逃亡生涯,白天教课,晚上在酒吧陪酒当男模,平时酷爱健身。

19年4月,记者采访到吴某的前同事谢天(化名),前同事称“自己认识的他和新闻报道中的差别很大”。在逃期间,吴某隐姓埋名,化名张某晋,对外自称“小龙”。

谢天告诉记者,吴某在重庆某酒吧当服务员一年多。谢天说:“他被同事吼了都不敢吭声。”谢天回忆,在重庆期间吴某留着长发,没有戴眼镜,也没人怀疑他是逃犯。谢天告诉记者,他所了解的吴某有嫖娼行为,“我都知道好多次”。

之间的同事大俞(化名)张某晋,自称湖南人,跟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老老实实工作,当了七个月的服务员,拿着4000左右的月薪。大俞对他的印象是“普通,怂,没什么钱,饭量一般”,记忆中留着长发,没戴眼镜,和大家交流不多。“个性有点怂,被吼了也不敢还嘴。”吴某工作期间从不说家里的事,过年都会在店里上班,抽烟也是十块二十块的,“我们打工的就是这个规格”。

大俞还透露吴某在追他们经理,就是简单地买饮料送花请吃饭之类的。吴某在机场被捕就是因为送这位经理去武汉。

同学评价

高中同学于丽(化名)的评价

与吴某关系不错的高中同学于丽,称吴某曾在15年3月通过QQ向她咨询关于备考美国留学考试GRE的事情。于丽说,印象中的吴某是个阳光男孩。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每逢同学生日或者节日,吴某都会一个个单独给同学发送祝福信息,“而且不是群发,每条信息打头都带着同学们的名字。”于丽回忆到,吴某弑母事件刚刚发生时,全班同学都不愿意相信,大家都在群里讨论,“很震惊,就神一样的人物崩塌了。”

曾有不少网友揣测,吴某弑母是受不了母亲的强势控制,于丽认为并不是这样,“他很有主见,绝不是一个被母亲操控的人。”在于丽看来,吴某做事极有自己的计划,“比如他母亲要求他今晚看完这篇课文做个配套练习,但他一个月前自己就通读了全书,做遍了所有可能涉及的题,也找了各种课外书了解了文中的背景。”

于丽回忆,高中时,吴某曾以母亲为骄傲,“他妈妈是历史老师,记得第一次提起的时候他还蛮骄傲的。”

于丽回忆,吴某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如果打算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就绝对不会早恋。”

有网络传言吴某是同性恋者,于丽认为不可能。据她观察,吴某曾经暗恋过高中班上的女生,“这个女生是个芭比娃娃型的美女。” 但整个高中阶段,吴某并没有谈过恋爱。于丽告诉红星新闻,直到大二去北京见吴某那次,他依然提到,自己还没有女朋友。

于丽说,她甚至曾以为吴某厌恶女生。此前曾有报道吴谢宇交往过一个性从业者的女友,并提出过求婚,这是让于丽非常不能理解的地方,“这是我最想不通的地方,我以为他厌女症。”于丽回忆,曾经吴谢宇说过“女人和成就比起来不算什么,女人不在我的人生计划内。”

直到2014年于丽去北京找吴某玩时,她觉得吴谢宇的这个想法依然没有变过,“至少在2014年我去找他的时候他还是一心向学的,别人去找他玩都要被按着一起自习,读博做学术才是他想要的。”

从曾经学校的骄傲,到现在,于丽说吴某成为了“学校的痛”。

同学们私下还是会偶尔谈论起这个曾经“大神”一样的人,“他的英语口语极好,是可以倒背《I have a dream》那种级别的人,而且这么多年他除了学习也没有打过工,我们都以为他早就逃出国了。”

以上女同学于丽(化名)评价摘自微博澎湃新闻


高中同学韦哲(化名)的评价

用一句话来总结高中时的吴某,韦哲说的是“用完美无瑕来形容一点不过分”,但曾经的吴某无论再怎么优秀完美,两人之间的情感如何,韦哲认为他也必须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

另一方面,韦哲试图说服自己把整件事理解成为一个类似命运的东西:“那些细节不敢也不想再去深究了,就当他是自毁吧。因为一个心理有抑郁的人,他的确是会想自杀的。”

吴某有曾经暗恋过的女生,但从未早恋。至于“厌女症”,韦哲更是觉得毫无可能。他更倾向认为,对于吴谢宇来说,很多时候未来比感情更重要一些。而在这点上,很多男孩子都会这样考虑。

有个细节是:每年过年的时候,韦哲都会受到吴某的祝福,并询问自己的近况。

发生变化是在升入大学后的某段时间,韦哲明显感受到吴某有时候是想跟自己聊一聊。过年总是事情比较多,有时候韦哲并没有太多时间捡起话头,“结果他就不讲了。”那也是另一个好友孟川(化名)在接受采访提起过的,吴谢宇跟自己说过有自杀念头的时期

不过在韦哲看来,这个有一点的出入,“我觉得不那么严重。他那段时间心理有点低落抑郁,仅此而已,不至于说到想自杀的地步。”因为之前吴谢宇在高中时就向韦哲透露过自己类似状态,加上最后他都能有个很快的调整,所以韦哲认为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只是如果能回到那些时刻,韦哲大概会把那些话题全部捡起:

“人不可能和任何人都玩得很好,都能交得了心,可能交心的只有那么几个,如果有些时候,这几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忽略了去交心,那某个人只能藏着掖着。”

“其实这件事,给我最直观的反思是要懂得珍惜身边每一个朋友。有的时候,一个人心理的想法不会和父母说,不会和家人说,不会跟老婆孩子说,他有可能只会跟自己的好朋友说。

如果多一份关心,不要觉得别人的事是别人的事,可能会对朋友有很大的帮助。一句看似很简单的问候,也许都是支撑他最后走下去的那一点东西,还是要多关心一下身边的朋友,不管什么时候。”


高中同学孟川(化名)评价

根据孟川的回忆,2015年9月26日中秋节上午,吴某在QQ给他留了很长一段信息:

“孟川,中秋快乐!

非常抱歉。我在整个暑假,都在老家,因为有一些突发事情需要处理(事实上,它们在上学期期中左右就发生了,导致我上个学期为了同时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变得非常繁忙,无暇与你联系,万分抱歉!)

这件事情引发了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整个暑假都焦头烂额。即使现在回到学校,这些事情的余波依然困扰着我,致使我这个学期除了学习外还要考虑很多其他事情,所以亦是非常的忙。

我老家非常偏远,那里信号特别不好,再加上没什么时间,就一直没和你联系,抱歉抱歉。你应该是曾打了几个电话,我看到了,我猜到是你,但我那时候实在是没空接。

不管怎样,新学期加油!好好努力!希望我能在过年之前把这些麻烦事都处理干净,这样就可以好好过个好年了。

不过也不用为我担心,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各种琐事堆砌在一起罢了,蚂蚁多了咬死象啊,所以还是忙的,我现在几乎脚不沾地,每天都不得闲,睡的也比以前少多了,但还是算ok。”

2015年10月6日,再次给孟川留言:

“不好意思,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参加老家的一个仪式,没空接电话和说话。我老家在上学期时有亲戚辞世,我中秋那天就回老家了,国庆假期也都呆在老家。因为老家人希望我在家多待几天。而且我还需要参加一些仪式。”

9分钟之后,吴某的头像再次闪烁。

“啊打错了,不是辞世,是‘避世’,见鬼,这两个词用拼音9键打出来是完全一样的,但意思却千差万别……‘避世’类似出家,家里人都劝不住……先这样吧,最近极忙,学习的事情也很多。祝国庆节快乐!新学期顺利!”

孟川称,吴某虽然是个完全的学霸,但高中时很合群。同学回忆,有一次他在宿舍接到电话后跑到阳台嚎啕大哭。大约在那个时间段,他父亲因为肝癌去世。2013年暑假,吴某曾告诉他,觉得大学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经过开导,他说好多了。孟川能体会到他的痛苦,“感觉他不是特别想说到,但是没办法才说出来的。”

与母亲的关系

吴父生前因为工作关系,每周只回家一次,因此吴某大多时间是跟母亲生活的。吴母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流,还有洁癖,道德性强,据其他老师说道“在学校她从未穿过裙子”,而吴某的性格与父亲比较像,开朗、阳光,偏外向。为了讨好妈妈,吴某故意伪装成别人眼中的“乖巧懂事”的模样。

从这看来,吴母有完美强迫症倾向,这是由童年时期父母的过于严格的管教和自己得不到足够的爱造成的。表现为喜欢把一些事情做得近乎完美,他们总是感觉,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他们内心想象的样子的话,他们会感觉非常的煎熬。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而被强迫症患者管制的孩子,表面上是一个乖乖儿,实际上内心的叛逆、追求自由散漫的情绪一直被压抑着,一旦爆发,就会完全朝相反的方向野蛮生长,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吴某弑母后玩性、去酒吧陪酒和抽烟。

吴母的这种完美强迫症行为也影响了吴某,据其女性朋友回忆:吴某吃饭都是从一边整齐地吃到另一头,吃的很干净。大学期间,吴某每天还要按时与母亲通电话,以向别人证明这种看似很和谐的母子感情。

抑郁症

吴某曾向高中同学透露自杀的念头,这种长期压抑的状态让他患上了抑郁症。吴某还曾在社交平台人人网分享过自己被母亲家暴的经历。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来源知乎德拉A贡

一边面临出国留学等学业上的压力,一边还要忍受母亲长期以来对自己的控制,吴某在这一刻想寻求心理安慰却没有得到,于是变得越来越偏激,变得疑神疑鬼,甚至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然而他内心却是孤独的,找不到一个值得信任、可以倾诉的对象。就像高中同学说的那样,这一切最终将他引向深渊。

反思

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如果父母对自己的过于溺爱,特别在单亲家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得好好的,让孩子缺少接触生活的机会,同时还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都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我怀疑、缺乏信心。

北大才子弑母判死刑,这是教育的悲剧

家长们应该适时地放手,特别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主动放手和离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探索人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追寻自己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仙游   南平   北大   都会   福州   化名   才子   死刑   老家   吴某   高中同学   悲剧   母亲   父母   事情   评价   同学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