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生育率下降:男人不做家务,妨碍生娃

专家谈中国生育率下降:男人不做家务,妨碍生娃


脱口秀第四季大会上,双胞胎颜怡颜悦的谢幕演出,是秦鉴君看过的今年关于“性别梗”的最精彩演出。她们的话题从老爸不洗碗切入,谈了一个司空见惯而又备受共鸣的现象:男人不做家务。


“感觉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情。”


“连扫地机器人的声音都设置成女声,一开机就说‘开机开始清扫’。”


“感觉如果设置成男声,他就只会说‘行,我一会儿扫’~”


“然后就一动不动地卡在沙发上了。”


“男人是真的都不会打扫吗?”


“我看法制新闻里的那些男人,把犯罪现场打扫的很干净啊。”


谁也没想到,一个月后,在北京召开的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这个段子上演了续集。


主流经济学家、人口专家蔡昉展示了犀利更胜杨笠的灵魂暴击:


男人不做家务,妨碍生娃。


这话看的很多网友都懵了:不是说,不愿生不敢生的原因是“生存压力大”吗?


蔡昉教授引用的是2018年一个调查数据,说女性家务劳动时间是男性的2.6倍。


蔡教授还说,中国劳动就业率是世界最高的,特别是女性就业率,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高一倍以上,“要从事家务劳动的话,你给她加一倍,那就很显然她(劳动时间)是世界最高水平。”


蔡教授的这些话还能看懂,接下来的论述,就有些让人如坠云雾了,他运用排比修辞,描述了很多危害,说女性干家务多:


会影响家庭收入,家庭收入会影响人们精神面貌,影响人力资本培养,影响人们创新创业精神......同时也会影响消费,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没有外出购物的时间,会阻碍消费的增长,影响到储蓄……


因为没有数据和图表,秦鉴君看了这段视频多遍,也没有理清楚——女性做家务,是怎么在影响到没时间外出旅游、购物的同时,影响到家庭储蓄的?脑海中也油然而生这样一幅诡异画面——一位妻子忙于拖地,丈夫旁边干等,全家人都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但终究因为地没拖完,导致外出旅游和购物计划泡汤……


总之,因为上述种种因素,蔡教授总结“造成了生育意愿下降”,赢得许多女性网友叫好,“家是两个人的事,家务事是两个人的家务事”。


一位男网友看到后急了,在文章下评论说:


我们家85%的收入是我贡献;70%的家务是我做,包括修水管电线,铲墙刮腻子,疏通马桶换灯泡,洗碗拖地买菜清洁,太太还是不愿意生二胎,这是为什么呢?


一时间,评论区男女网友互殴,人仰马翻堪比去年杨笠破圈的时候。


蔡教授的声音并不孤单。与此同时,网上涌现了许多诸如“研究发现:男性做家务越多生育率越高”“男性做家务频率与生育率呈正比”的文章与之共鸣,说生育率较低的国家里,比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男性很少做家务;而生育率较高的国家,比如比利时、法国和挪威,男性对家务贡献更大。


这些研究言之凿凿,要是秦鉴君手机没联网差点就信了,因为2018年统计数据分明显示,男性更不愿意干家务的日本,出生率为1.42%,比我国还高一点点,排除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男性更更不愿意干家务的印度,出生率为2.3%。照这几个例子,难道反证男性越少做家务,生育率越高?


再看国内情况,搜狐城市最近发布全国生育地图显示,出生率靠前的几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安徽。城市来说,排名靠前的是深圳、广州、厦门、银川、贵阳,排名最后的是上海、天津、哈尔滨——也就是说,这三座城市要竞夺“懒男排行榜”前三名了?


要说的是,蔡昉并非泛泛之辈。资料显示,其从1985年起就成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室负责人,8年后担任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后一直做到社科院副院长,是响当当的人口专家。他仕途学术两不误,仅1990年到2009年这29年间,就出版32部著作,用他自传中的话是:


“在具有研究者和党政干部双重身份的我的同时代人兼同行中,我的研究成果至少在数量上是最引人注目的。”


其震慑力颇似,在所有诗人里,我是码字最多那位。


如今的蔡教授,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2014年,蔡教授曾预言,说中国未来两年或实施“两孩政策”,引发舆论哗然。当年他出版《中国经济增长展望: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分析当时国情是:出生少→劳动力减少→老龄化→潜在产岀减少→经济衰退,所以要赶快给人口政策松绑,果不其然,次年我国就启动供给侧改革,同年放开“两孩”。


这显现了蔡教授学术研究的非凡影响力,如他所说“参与国家发展规划等,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做出了贡献”。


也是这一年“两孩”政策出台后,蔡教授大胆预测“将促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向1.8这个水平回归”。孰料人算不如天算,出生率只是微微反弹后,就掉头向下,继续下跌。


今年6月,蔡教授那本关于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的书获奖了。两个月后,有个2017年来就和蔡教授唱反调的叫做张二寅的编外“经济学家”,直指蔡教授理论错误说“颠倒了因果关系”,他说当今货币经济时代,人口问题实质是:债务→货币循环递减→需求不足→阻碍实物循环→实际产出减少→经济衰退→出生少。


张学者批判蔡教授时,用了个很重的词“误国误民”,他这篇文章我搜了一下,没什么媒体关注,主要出现在:


论坛和个人公众号上。


学者打架秦鉴君只能吃个瓜,不好说孰对孰错,但蔡教授2014年的另几句金句,可能很多朋友有印象:


工资上涨过快会伤害经济。


农民工工资比大学生高,伤害教育。


以及更早于2010年谈及的“没有证据表明收入分配状况在恶化”等等,曾让一众媒体大跌眼镜,引发批评。


类似论调在蔡教授近几年发言中都消失了,最近他说的都关于共同富裕,比如“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2020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是4549元,是中等收入群体下限水平……如果能够把这些人变成中等收入群体,意义非常巨大。”


饶有意味的是,当年被骂缺乏同情心的蔡教授,曾这样自我评价:


被海内外有些媒体称为“穷人的经济学家”,我把这个称号看的比“著名经济学家”这样的誉词要珍贵得多。


这些媒体我查了查,分别是:


《中华儿女》《华人时刊》《职业》和《生产力研究》。


秦鉴君不知道什么叫“穷人的经济学家”,是为穷人说话的经济学家,还是研究穷人的经济学家?但我知道有一种大善人是郭德纲描述的“于谦他爸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是个大善人,见不得穷人,于是他把方圆十里地以内的穷人都给赶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生育率   中国   家务   出生率   红利   经济学家   穷人   人口   教授   男性   时间   女性   男人   网友   媒体   专家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