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战”——铁知道:做好这三点,奇迹在路上

“中日之战”——铁知道:做好这三点,奇迹在路上

距离中国队与日本队的12强赛的比拼还有不到12小时,球迷们万分关注着国足的每一个动态。据媒体报道,在惨败澳大利亚后,铁指导教练团队进行了积极的总结,也对比赛录像反复的研究。目前铁指导教练团队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对抗日本队的方案,在昨晚的赛前发布会上,铁指导表示:“球队已经摆脱了首轮失利的阴影,与日本队的比赛就是当成决赛来踢!”


“中日之战”——铁知道:做好这三点,奇迹在路上

从铁指导的表态来看,对这场0:3负于澳大利亚的原因还是心有余悸,对整个教练团队的战略失误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对于接下来的中日之战,尤其日本队在第一轮主场输球后,引起了日本国内舆论的一片哗然,全队上下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此战对阵中国,日本队一定是求胜心切,不出意外从一开场日本将展开其强攻模式。一旦日本队不能快速取得进球,球员们的心态将是越发的急躁,教练组根据日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更加精准的战术安排和人员布置;只要我们的国脚们做到以下三点,也许就能给球迷们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战术安排:坚决执行防守反击战术(4-2-3-1)

既然确定了防守反击战术策略,4-2-3-1阵型,具体球场上就是四后卫+双后腰+三中场+单前锋;此阵型在防守端的优势:中路的人数优势和防线的覆盖;四后卫对于国足也是非常熟悉,进攻时,边后卫可前插至底线,边路起高球或倒三角传中都会带来威胁;防守时,四后卫均可包围禁区线前沿,更好的控制危险区域和相互协防补位。这一阵型最大的优势,就是防守时至少保持有六名队员以上组成的防线,对球场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进行全面覆盖。此阵型对进攻端的要求:三中场之间的协作需要非常的默契,尤其前腰的要求非常高,通常就是这支球队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10号球员”,这名球员必须具备出色的传球和盘带能力,至少在前场能够拿的住球,能把球传出去。关于单前锋,由于处于被对手围剿中,中锋对个人能力要求极强,不管是身体素质、跑位还是射门均需要非常出色。卢卡库就是典型的中锋代表。


“中日之战”——铁知道:做好这三点,奇迹在路上

二、人员布置:

守门员:颜俊凌

四后卫:高准翼 张琳芃 将光太 王燊超

双后腰:吴曦 金敬道

三中场:阿兰 埃克森 武磊

单‬中锋:张玉宁

在防守端,中国队后卫可选择的余地不多,尤其上一场的防线被打成筛子后,铁指导应该很清楚。国足的防线论个人能力不管是将光太还是张琳芃都有明显缺陷,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提升防线的办法就是用队员之间相互最熟悉最了解的搭配,因此高准翼作为恒大队友很有可能被铁指导安排首发出场。双后腰位置上在池忠国未痊愈的情况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重点在三中场,关键的关键是要能拿的住球,不能轻易丢球,脚下技术要细腻,符合以上要求的恐怕就只有归化球员了。重点要说一下为什么不能让埃克森踢中锋,埃克森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和速度都明显下滑,对抗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已经无法起到支点的作用;但是作为巴西球员,对球的控制始终没有忘记,在中场的控球技术还是比本土球员有优势。武磊不管是能力也好,名气也好,锁定一个首发没有任何疑问。中锋的选择其实除了张玉宁之外还有新星郭田雨;作为本赛季表现最好的两位本土前锋,郭田雨进球数上更胜一筹,但是张玉宁在经验上更具有优势,因此郭田雨下半场替补出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日之战”——铁知道:做好这三点,奇迹在路上

三、心态调整:

国足的心态也许是败给澳大利亚最大的原因,不知道是因为赛前的盲目自信也好,还是战术安排有误也好。纵观全场比赛,国足队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急度紧张的状态。很不幸的是球迷笑称的“软脚蟹”重现赛场,防守端球员兵荒马乱,进攻端球员缩手缩脚,尤其在对手打入两球以后,国足全队上下的心态已经彻底崩了。对战日本,铁指导已经指明了方向:“把比赛当成决赛来踢”。为什么说当决赛踢呢,因为决赛输了也是亚军啊,没有什么可怕的。同时告诫球员们不要有任何的顾忌,放开手脚执行战术,没有踢死的,只有被吓死的。最后还是那句话,国足的队员们好好享受跟亚洲顶级强队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不给自己留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本队   中国队   前锋   澳大利亚   球员   日本   中锋   中场   防线   后卫   中日   战术   决赛   心态   路上   奇迹   优势   能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