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镇牌坊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位置

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神垕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禹、郏、汝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49.1平方公里,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镇卫星图全景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镇老街的主门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进入第一道门,过老街的古桥,看到神垕古镇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老街古桥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古镇,神秘感

神垕古镇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俗称“七里长街”。接下来我们进入期待已久的七里长街。老街的故址是在肖河两岸的五个古老村庄 神垕老街(二道街、高老庄、朱园沟、茶叶沟、老窑坡),唐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大贾在此置田、建宅、经商,使五个村庄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神后镇。,老街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从东到西有东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红石桥街、关爷庙街等街道,全长3.5公里,状如一只巨大的蝎子。老街是随着神后瓷业的发展形成的,特点是狭窄,街面店铺高低不一,路面用青石板铺就,道路两侧店铺林立,古民居依地势而建,炮楼、古民居、庙宇鳞次栉比。老街两边还有许多胡同,都是交通便道,如“霍家胡同”、“鸡蛋胡同”、“文家拐”等。老街到处渗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也是神后经济自古繁荣的见证。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古庙宇----伯灵翁庙

伯灵翁庙,也称“窑神庙”。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垕“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第三位是“金火圣母”,相传是一位跃火祭钧的民间女子。

庙门外设计的一个抱庭,石狮、石柱、石雕古朴、庄重,引人入胜,这在省内众多古建筑中是少见的。花戏楼是伯灵翁庙的主体两用建筑(即山门和戏楼合用),兼出、入、演戏为一体,设计精巧,雕工细致,古朴、庄重、美观、大方,整个戏楼采用木结构为主的歇山,九脊飞檐,楼阁式建筑,龙飞斗拱,层层叠装,阴阳浮雕,盘龙翔凤,狮象竞争,玲珑透剔,古朴端庄,精致文雅,构成线条明朗,棱角优美,五彩缤纷的精美图案,戏楼内雕梁画栋,粉壁彩屏,以盘龙透雕为中心的井图案,其造型设计,线条构描,别具风格,极尽精工,全楼都是彩釉琉璃瓦盖顶,在阳光下金光闪耀。楼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驭钧瓷宝瓶,栩栩如生,一派祥瑞之气,由当地瓷业行帮会供养一个“一把泥”梆子戏(现禹州市豫剧团前身),长年在“花戏楼”演出。

古代与伯灵翁庙紧邻的关帝庙(现为一体,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边与伯灵翁庙并排也有一座同样的“花戏楼”,为东戏楼。北面与窑神庙紧挨,是一座钟鼓楼和木牌楼,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设计为单间二柱单楼式,这样的纯木结构建筑能完整保存数百年,它对研究古代木结构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人民影院:想当年也是可以看电影的,神垕!!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白家大院

白家大院,座南向北,高门台,走马门楼,石雕门墩,木雕门额,五脊六兽,有影壁。砖圈垂拱二门,六阶两层上层,由右山墙可达后院,砖雕、木雕、石雕及房头小饰物,特别是主房屋瓴均为砖雕牡丹,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温家大院

温家大院,座北向南,由一个主院和一个跨院组成,主院为一进五院落,大门左侧客房屋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是主人会客的重要场所。主房又称上房屋,为五间两层清式建筑,高大气派,整个院落结构严谨、错落有致。院内有古井、侧门、便道、过庭,是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进入神后的接待驿站。

霍家大院

霍家大院,座北向南,高门台,走马门楼,一进三宅院,进入大门有北影壁、西影壁,垂花门,过屋、上房及厢房均为廊柱式砖木结构,屋门、窗棂木雕精美,天花板、木隔扇做工精细、彩绘鲜美。

辛家大院

辛家大院,位于西大街,座北向南,一进三院落,现保存有大门、过门、主房和厢房,主房为三间三层,铁裹门,石窗,安全防火性能好。

邓禹楼

邓禹楼(基本原貌),原是东汉大将邓禹屯兵神后时的住处,一进三的宅院。前院很小,有门楼一间,临街三间,西厢房一间。二门为垂拱门。进二门后,西厢房是青砖灰瓦,石雕窗棂;东厢房是一座红石炮搂,高三层,每层均有砖雕石窗;上房是高台阶,三层楼。保存完好,经明代重修。

转角楼

转角楼(基本原貌,顶部坍塌),座东向西,是一个占地数亩的四合楼院。二层门楼,双扇大门。进门后,依门棂作梯可登上二楼。从门楼向北、向东、再向南、再向西,不用下楼,可转大院一周。大院之内,楼上楼下住着几十户人家,便于联防,互为照应,可防匪、防盗。这是北方地区不常见宅院格局,很有历史研究价值。

此外还有苗家祠堂、杨家大院、王家大院、苗家院、郗家院等多处古民居,都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最后再来一张古镇全景照(本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地图版)

神垕古镇,欢迎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禹州市   古镇   西厢   老街   向南   戏楼   砖雕   宅院   厢房   木结构   门楼   院落   石雕   图版   大院   中国   建筑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