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作为007铁粉以及丹叔脑残粉,我想写一篇文章,聊聊最新上映的《无暇赴死》以及丹尼尔的007时代。


《无暇赴死》是007系列的第25部,也是丹叔个人的第五部(告别之作)。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在长达6年的等待后,《无暇赴死》终于上映,也是丹叔五部间隔最长的。当然,由于疫情原因,原本应该在去年上映。


但必须要说,在我个人看来,这部丹叔告别之作可能很难让人满意。


国内10月29日上映,英国9月30日就上了。十一期间我没忍住,偷看了生肉枪版。看完十分后悔,又不合适对外说,有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谁让我看的是枪版呢!


周五首映当天我就去看了,现在可以说了。


以下内容有剧透


我想了一下,有没有可能不剧透就把事说明白,发现不可能,因为剧情硬伤已经达到离谱的程度。


首先是主线剧情过于俗套,生化武器毁灭世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拍腻了,007系列太多次类似剧情了,没想到在2021年还会出现。


因为之前四部的主线剧情大体都还说得过去,《皇家赌场》和《天幕杀机》堪称经典。《幽灵党》虽然评价不高,但我感觉至少有亮点。《量子危机》编剧写完剧本就罢工了,也是我认为前四部最差的一部,但作为皇家赌场的衔接篇,最多是乏善可陈,谈不上俗套。


《无暇赴死》将近三个小时,看完后没有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更显得主线剧情俗套。


但这还算不上硬伤。


我认为这部最大亮点是古巴美女演员安娜德阿玛斯,《银翼杀手2049》和《利刃出鞘》的女主。一席黑色礼服惊艳亮相,可以让全场男观众惊呼的程度,与当年伊娃格林身穿紫色礼服出现在赌场内有一拼(当然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她的打戏也十分精彩,动作干脆利落,优雅动人。


问题就是戏份太少了。


007老观众都知道,一般这种戏份极少的美艳邦女郎,最后都难逃一死,死因都是一爱上邦德就惹上霉运。但安娜的角色没死,也不是反派大佬的女人,等于就是纯粹客串,出场不到10分钟就杀青了,实在很难让人接受。


我觉得她完全可以出任这一部真正的邦女郎,那样想必会更精彩。蕾雅赛杜的角色连续两部担任邦女郎,本身就很不007,事实也并不出彩。


再说说反派,影帝拉米马克雷出演的大反派,预告片里造型十分唬人,说话从声音到语气令人不寒而栗,可以说是万众期待。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实际在影片第一幕就已亮相,但整体戏份零零散散,最终决战几乎是一回合被干倒,铺垫了两个多小时,没到高潮就已倒下,感觉是智力和武力都被碾压,看得一头雾水。


重点来了,两件事实在离谱:007有了孩子且最终死掉了......


007不能有孩子吗?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次能不能算创新呢?我觉得不能。


007和其他特工有本质不同,它是一个独立的ip,不属于任何一个演员。伊森亨特和杰森伯恩可以有孩子,因为这两个角色实际等于阿汤哥和马特达蒙,换其他人来演观众不会买账,理论上他们的故事线可以往任意方向发展,只要合理且精彩即可。


007系列历经50多年,换了6任演员,未来还会有更多,观众只会评价谁演的好,不会说这个角色属于谁。所以他的人设也是相对固定的——风流倜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冷酷杀手,永远忠诚,等等。这也是大家看007的初衷。


丹尼尔的007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演绎了“007也曾真正爱过一个女人”。《皇家赌场》里他和伊娃格林饰演的Vesper的感情戏堪称影史经典,在原著里007也的确是在失去Vesper后才变成了人们熟悉的没有感情的杀手。


那段浴室里的片段是丹尼尔亲自提议改编的,原本导演让女主脱掉上衣只穿内衣上阵,丹尼尔认为不符合现实,刚刚目睹坏人被杀、已失魂落魄的女主,此时不该有心情换衣服。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正是这样成功的改编,让观众看到了007不只是个花花公子,也有柔情的一面,也曾有过真爱......


这段真爱经历和以往的007形象其实也不符,但反而出彩,在合理范围内。让007直接有了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太不007了,完全没必要。


这一部里007也的确只和蕾雅赛杜的角色有过激情片段,成了绝对专一的好男人,甚至好父亲,实在不符合007的人设。


至于结局,007居然死掉了...我看网上一些文章视频,都说结尾封神,我觉得这些都是宣传噱头,为了让观众买票的。


毕竟007最后死掉了这个结局,实在没什么可封神的,拍他死掉难道很难吗?


死掉的原因,是为了救自己的女人和女儿,大概意思是体内已注入毒素,触碰母女就会传染,又身受重伤无法脱身,只好一心求死。


足够悲壮,足够感人。但还是那句话,这不该是007的剧情啊,007怎么可能死掉呢?


就算是丹尼尔告别之作,也没必要直接拍死啊。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下一部怎么拍?


当然,你可以说拍的是死掉之前的事,那你还得特意解释一句,显得多余。而且观众心里也会想,他终究还是会死掉。


007又不是超级英雄系列,随便安个理由就能复活。


或者干脆不提这事,反正下一部换新演员,直接拍不提他曾经死过,那观众也不傻啊,心里还是会觉得别扭。


总之007就该是永远不会死的角色,像是现实世界里的超级英雄。


你可以吐槽,“怎么这都不死,有点假了吧?”


但如果他有一天真的死了,只会更假。


好了,吐槽到此结束,作为丹叔脑残粉,这部告别之作无论是否让我满意,我都会买票支持(准备二刷),未来也会多次重看。站在丹叔的角度,最后的悲壮死亡或许是最难忘的谢幕方式吧......




下面聊聊丹尼尔的007时代。


刚才提到了这部《无暇赴死》几乎没有让我难忘的场面,我又仔细想了想,大概只有开头那段动作戏,摩托车飞天和阿斯顿马丁360°扫射,还算精彩吧,虽然科幻成分有些大。


其实丹尼尔五部007开头都是大场面,这部真的非常一般。


那就聊聊其他四部里我印象深刻的场面,不一定是最经典的,只是我的看法。


《皇家赌场》


——开头部分和小反派打牌,赢了人家的钱,把车顺走了,还把人家的女人给撬了。后面那段印象非常深刻,邦德开着阿斯顿马丁,问小反派的女人能不能去我那喝一杯,女人说就一杯.....然后上了车,邦德开车饶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这一段属于小孩子都能看懂的成熟男人的幽默风趣,非常有意思。


——邦德和Vesper在火车里初遇时的对话,斗智斗勇,幽默风趣,针锋相对却又暗藏情愫,不知道算不算一见钟情。这段可以说是最成功的男女主初识的桥段之一,迅速建立了联系感。相比之下,《幽灵党》里和蕾雅赛杜在火车里的对话就显得逊色一些,当然是因为前者过于精彩。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多说一点,邦德和Vesper在汽车后座那段“Smart?single”的对白,也是我第一时间能回忆起的片段,年少时难以理解,长大后逐渐有些明白...


《量子危机》


说实话这部确实乏善可陈,开头的追逐戏还算精彩,虽然镜头有点晕,但足够紧张惊险,最后一起坠落,邦德先捡起枪,一枪爆头,切歌,也算一个经典片段。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想了一下,印象深刻的点有两个:


——老友马修斯死前对邦德说:“forgive her,forgive yourself”。


马修斯见证了邦德和Vesper的悲欢离合,其临死前的忠告对邦德意味深重,间接解开了邦德的心结。


——最后一幕,邦德找到了Vesper的前男友,那个抛弃了他最爱的女人的男人。那个男人正和现任女友在一起,送了她和Vesper一样的礼物。邦德告诉这个女人他是个渣男,女人离开了渣男,邦德没有杀掉这个渣男,放了他一条生路。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这一刻,邦德和过去和解了,放过了自己也放下了杂念,成为了真正的007。


《天幕杀机》


这一部的经典元素是最多的,也是唯一一部没有美艳邦女郎的007,因为这一部的邦女郎是M夫人。朱迪丹奇饰演M夫人长达17年,跨越两任007,从布鲁斯南到丹尼尔,前后出演8部007,这是她的告别之作。


——开头的火车顶对打戏惊险刺激,Moneypenny猪队友开枪打中邦德坠海也是十分有创意。


——邦德被大反派算计,反派前往法庭(MI6内部开会的地方)刺杀M夫人,过程中M夫人向领导讲述特工不可被替代的原因,念了一段亡夫生前热爱的诗句,然后反派破门而入,邦德紧随其后。


领导认为新时代不需要特工,M夫人作为特工们的“母亲”,极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此时反派破门而入,007救了大家。过程很讽刺,情感却到位,没有人比M夫人更适合做最后的挽留,007也从来不会让M失望。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最后一幕,M夫人牺牲,邦德落泪,再次展现了丹尼尔007与众不同的深情以及有血有肉的一面。


《幽灵党》


这一部评价不高,却是我重看最多的一部。


——第一幕墨西哥亡灵节,启用1500多名群众演员,全景实现真实节庆场面。全程一镜到底,邦德拿着冲锋枪在楼顶迈着最男人的走姿,是我无数次重看的最主要原因...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和莫妮卡贝鲁奇那场戏,配乐非常有感觉,搭配丹尼尔低沉性感的嗓音,使得并不重要的片段成了经典。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和玛德琳(蕾雅赛杜饰)初次见面,在豪华的心理咨询师内,玛德琳和邦德面对面坐,玛德琳用遥控器打开百叶窗遮住外面的风景,说风景容易扰乱心思,邦德看着她说:“哦,我还没注意到(I haven't noticed)”。


《007:无暇赴死》令人失望,盘点丹尼尔007时代的难忘片段


没看过的建议看一遍,这里文字可能没说清。总之又是一个男人必学撩妹话术,哈哈。


写到这里已经快3500字了,要收尾了,最后谈一谈我对丹尼尔的看法。


小时候看007是从布鲁斯南开始的,包括第一次看《皇家赌场》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布鲁斯南的007更好看。


外界在丹尼尔刚确认成为新一任007后几乎全面质疑,说他不够高也不够帅,但看了《皇家赌场》后折服了。


我当初却没有这种感觉,可能那时候年龄太小,先入为主了。


布鲁斯南的007确实很007,典型的高富帅,用外表就足以征服女人。他的007绝对符合风流倜傥的人设,雨露均沾,从未有过真正长期的感情,始终保持优雅。


打戏也十分优雅,几经搏斗后方寸不乱,发型都不会乱,甚至西装都不会脏。


丹尼尔相比布鲁斯南,走的是硬汉路线,一身肌肉十分有型,《皇家赌场》里赤裸上身出水那一幕据说当年在上映前意外流出,直接让质疑的人们大跌眼镜,从此改变看法。


他的邦德更有人情味,更贴近现实,有血有肉,打斗场面拳拳到肉,会被打到满脸伤痕,衣服褶皱不堪;会真正爱上一个女人,愿意为了爱人辞去工作去过普通人的生活。


布鲁斯南更像人们想象中那个虚构的007,有花花公子的意味。丹尼尔则更像一个特工,有冷酷也有真情。


我个人后来更喜欢丹尼尔版,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直男,就是特别羡慕他的身材,希望自己也能练出这种身材,同时欣赏那股成熟男人的味道,性感磁性的嗓音,以及他有范又不装逼的走姿。


多说一句丹尼尔的身材,很多人说自己希望练出一身肌肉,又不想太壮,像巨石强森那样(当然也不是想练就能练的),那么丹尼尔的身材可以说是正好介于之间,穿或不穿都是标准型男。


好了,就到这里吧,结尾省去了,就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丹尼尔   片段   反派   赌场   特工   皇家   夫人   开头   女郎   难忘   失望   观众   剧情   角色   原因   女人   时代   精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