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补完课后家长反手来个举报,虽然赢了规定,但输了道德

这个暑假关于校外补课的新闻特别多,先是安徽“踹门查补课事件”引发了广大网民的探讨,这件事还没有平息,沈阳又发生了另外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

一位来自沈阳的家长,因为家里有两个双胞胎孩子马上就要中考了,她跟大多数普通家长一样,担心孩子会因考不上高中而被分流,她清楚自己孩子平时的成绩,为了让孩子有更大的把握考上高中,这位家长拖朋友联系到了同校的一位物理老师给两个孩子有偿辅导功课。

给孩子补完课后家长反手来个举报,虽然赢了规定,但输了道德

他们一开始谈的是,补半个月课程,平均一天200元,两个孩子加起来就是6000元,这位家长觉得两个孩子都在这里补,想让老师给打个折扣,优惠1000块钱,但老师直接就拒绝了这个请求,最终还是按每人3000元的价格成交。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两个孩子顺利拿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可家长却反手就把补课老师给告了,上演了校园版的“仙人跳”。

原来,这个家长早就做了一手准备,她保留了所有证据,证据包括录音和转账截图,直接去到教育局实名举报了这个补课的老师。

老师课外有偿补课确实违反了相关规定,自知理亏,虽然觉得很冤枉,但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随后将6000元的补课费退了回去。

最憋屈的是给那位家长牵线的中间人,里外不是人,觉得是自己连累了老师,于是亲自上门请求家长撤回举报,为了表示诚意,还自掏腰包,和老师一起又额外给了那位家长2000元。

让人愤怒的点就在这里,该家长把钱收下了,但是举报没有撤。

这番奇葩的操作把教育局的人都看懵了,核实这件事的时候反复询问道:“是你主动邀请老师给孩子补课,并且托了别人介绍,补完课之后,你来举报老师,是这样吧?”


给孩子补完课后家长反手来个举报,虽然赢了规定,但输了道德

家长面不改色地回答说:

明眼人应该看出来了,这位家长想占小便宜的心理很明显,如果一起补课的孩子都交了那么多补课费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举报这件事了,别人没收费,自己的孩子交了几千元,心理极度不平衡之下,她举报了补课的老师,个人认为她也有一种报复的心理在作祟。

总之,该家长的厚脸皮作风真是让人涨了见识,这件事上,她确实是赢了,孩子如愿上了高中,自己还得到一笔意外之财,但是赢得并不光彩,赢了规定,输了道德。

这件事发生后,有人为这位家长的做法拍手称赞,觉得她是一位勇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有偿补课这种行为彻底消失。

我的观点是,这件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竟敢在特殊时期顶风作案,这点大错特错,说句题外话,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整个教育行业都陷入了低谷,让人不得不感慨,没有永远的黄金行业。

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来讲,最近各种打击校外补课的文件铺天盖地,还有人冒这个风险,也间接说明校外培训监管起来也很难,教师违规补课,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就已经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所以,作为老师,还是要以身作则,教师的尊严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去维护,顶风作案的做法更不可取。

给孩子补完课后家长反手来个举报,虽然赢了规定,但输了道德

老师虽然有错在先,但是,学生家长的做法更是让人无力吐槽,表面看她赢了,但实际上她输得很惨,人性的阴暗面在这位家长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按买卖同罪的话,其实受罚的不应该只是老师,一起“作案”的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录音是孩子上课时偷偷录下的,即将步入高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最起码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父母教唆其做这件事时非但没有提反对意见,更没有阻止,并且还执行的如此完美。

由此可见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只可惜,这位家长传给孩子的是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一点没错。

在这起事件中,最尴尬和憋屈的不止是补课的老师,还有那位中间人,本来好心结果办了坏事,自己还白白损失了1000块钱。

这种事情虽然只是个例,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长举报老师的违规行为那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而这位家长的做法本身也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她不该主动去找人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

虽然她的行为不足以构成欺诈,但是这绝对是一种诱导行为,幸好只是一次补课,如果这位家长是做生意的,估计没人敢做她的生意。

写到这里,想到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性质差不多,事情发生在今年六月份,因为是毕业季,有一个班级的家长私底下商量着要给老师办一个答谢宴,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其中两位老师受到了该班级家委会的热情邀请,最后参加了那个宴会。

给孩子补完课后家长反手来个举报,虽然赢了规定,但输了道德

前一天吃的饭,第二天教育部门的处罚通知就来了,因为违反相关规定,两位老师受到了处罚,不得不说“请君入瓮”这招还挺好使。

诱导别人违规,自己获利后再来个举报,这操作真的让人无语。

一个是校园版“仙人跳”,一个是现实版“请君入瓮”,这两起事件的共同点就是,家长先诱导老师违反规定,然后反手再给个举报。

虽然作为家长,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补课中度过,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拍手称快,但是,这两起事件中家长的做法我非常反感,甚至觉得这种行为很缺德。

今天家长的因就是明天孩子的果,恶的花又岂能结出善的果?这才是最可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家长   请君入瓮   中间人   顶风   憋屈   块钱   课后   校外   诱导   做法   确实   道德   事情   高中   老师   孩子   心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