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人民币这股“歪风”,一定要露头就打

对拒收人民币现金的行为,人民银行定期予以曝光。近日,人民银行就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处罚情况。10月29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整治拒收现金工作是人民银行金融为民的基础工程。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10月29日第一财经资讯)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深入人心,购物、用餐、用车、买票等多个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所取代。与此同时,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2021年三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13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50万元人民币不等。被处罚的单位包括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大型商超、景区、停车场、保险公司等。

拒收现金行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近年来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一些机构为了“方便”而采取的办法。的确,使用电子支付的确方便快捷、省事简单,但是我们相信在绝大多数人之外,还有一些老人等群体不习惯于使用第三方支付,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利益,而不可任性“拒收”现金,毕竟,在电子支付并不能保证全覆盖的前提下,拒收现金看起来省事,但一定会给部分群体“添麻烦”。

近年来,随着为第三方支付的深入以及一些地区数字货币的试点使用,“现金将会被淘汰”等说法逐渐成为很多人朋友圈中的“传言”,这种说法无疑会增加一些老年人群体的焦虑感,同时也会助长一些机构敢于“拒收现金”的嚣张气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要保障消费者支付方式选择权。同时,央行也多次表示:电子支付不是拒收现金的理由;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和现金并行,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同时正在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但是,面对一些机构“拒收现金”的违规行为,面对网络上“现金会被数字货币淘汰”的谣言,我们不仅需要及时从严处罚那些举手人民币的机构,警示更多单位不敢拒收现金,有力打击“拒收现金”行为的嚣张气焰。同时还需要采取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宣传,让更多人正确认识到“电子支付不是拒收现金的理由,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和现金并行”,进而有力回应“现金将会被淘汰”的谣言,引导更多机构科学规范使用现金和电子支付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人民银行   人民币   歪风   露头   气焰   省事   央行   谣言   嚣张   试点   现金   群体   手段   单位   机构   数字   更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