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在大众的认知中,央视主持人一直被认为是主持界“金字塔尖”的人才,业务能力堪称业界标杆。


从知性优雅的董卿到学识渊博的康辉,气质好、情商高,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舞台上卓有成绩,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然而,有这样一位主持人,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央视主持了26年,被称为“央视名嘴”。却在近些年来饱受争议,被观众骂“冷血”、“没有人性”,甚至一度被网友喊话“滚出主持界”。


她就是董倩。


人生的前半场,董倩一路高光:20岁,她成为北大才女;24岁,进入央视平台,为大众所熟知;30岁,凭借大方稳重的主持风格获得广播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金话筒奖;32岁时,她与撒贝宁、董卿并肩而立,成为“央视名嘴”。


到了后半场,董倩的人生之路却“高开低走”,独树一帜的业务风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指责。面对新闻镜头,她言辞犀利、角度刁钻,却被指“缺乏新闻工作者的温度和同理心”,网络上批评声一片。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在这20多年的主持生涯里,央视名嘴董倩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被扣上“没人性”、“不人道”的帽子?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独特的跨专业做新闻经历


1971年,董倩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成长在北京,又是家中的独女,董倩从小就在父母严格的教育下成长,被父母给予厚望。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董倩是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但却没有养成娇惯的性格,相反,她个性独立、学习优异,很早就开始规划未来。得益于自己的努力,董倩在高考时,如愿以偿,获得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通知书入场券,开启了学知识的旅途。


一直到这里,董倩还只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学霸”,他们不会想到,在北大学习历史的女儿,有一天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临近毕业,董倩赶上央视主持人招聘考试。


深知自己非科班出身,董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应聘,没想到凭借着日常积累和稳重心性,她在众多竞聘者之中脱颖而出,和撒贝宁一样,跨专业成为央视的一份子。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成功跨入央视的大门,董倩十分激动,但同时也充满担忧。只因她不懂电视、媒体,连编辑机是什么、如何使用也不懂。


进入央视第一天,董倩就因为不适应工作氛围而倍感打击:“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的坐在工位前,不知所措,那种自卑真的要了我的命。"


但她并不是一个畏惧困难的人,她暗自鼓励自己要勤加努力、扎实工作,弥补专业不足的缺憾。


作为新人,她遇到问题主动请教领导和同事,下班后仍扎在演播室、工位上,复盘一天的工作,力求将每一个障碍都一扫而尽。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在《焦点访谈》的幕后做了一年国际编辑后,董倩的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反复打磨。随后,她被安排到《东方之子》做出镜主持,真正从幕后转到台前。曾有媒体披露,董倩在出镜记者的生涯开端,日子十分难熬,起步很艰难,甚至一度还暴瘦了十几斤。


从“0”到“1”,董倩一干就是11年。


在这11年里,她先后在《新闻调查》《面对面》《新闻1+1》等栏目担任采访记者和主持人,因着不认输的性格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她在央视这个卧虎藏龙的平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在很多历史性的时刻,我们都能看到董倩的身影,1999年澳门回归大型直播现场、中国香港回归、申奥成功,她一直奋斗在一线,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为观众带来权威、鲜活、真实的报道。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而随着工作范围、领域的全面铺展,董倩凭借自己干练、直接犀利的主持方式让观众记住了她,如愿以偿迎来了事业巅峰,并于2001年获得了第五届金话筒奖。


只是,鲜花和掌声过后,董倩迎来的,是另一个舆论的漩涡。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直面事实内核,

却陷入另一个极端


在主持采访上,董倩有着自己的风格,通过每一次直面的对话,董倩希望能通过直白、渗入肌理的提问来向大众展示事件的核心,但结果往往令她陷入舆论漩涡,走入另外一个极端。


“按说每做一个节目我都应该增加自信,但问题是两方面:一方面,的确培养了自己的自信,知道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应该调整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比以前自信了;另一方面,我比以前更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因为我知道要采访得好太难了!怎么能够深入事情的本质、核心,挖掘到真实情况,这其中的学问太深了!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2013年,董倩在采访女排教练郎平时,她言语犀利:“十几年前,当中国女排处在低谷的时候,也是一个邀请你就回来了,为什么总是在这种低谷的时候,叫你,你就能回?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你去打中国队,那种心情是不是很纠结?”


2015年,天津发生一起举国震惊的爆炸事件,各地消防员都赶往驰援。她在采访一位消防员时,提问:“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娘怎么办?答案是什么?”


作为一名消防员,时刻可能面临危险,他所背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家庭的歉疚感,常人根本无法想象。董倩的这句话深切地刺痛了他心中的柔软,迟疑了一会,他眼眶有些湿润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董倩就是这样,言辞直白、不讲情面,外面时有批评,但她一如既往,不改初心。一直到2019年,消防战士扑灭凉山一场大火的采访,让董倩遭遇了从业以来最严重的观众危机。


这场大火夺去了27名消防员的生命,最年轻的两位仅有19岁。她对幸存的消防战士说:“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你会自责吗?”这样的问题。



这样步步紧逼的问题带给观众一种缺乏同理心的严重违和感,在被深刻刺痛的同时,更担忧可能对幸存的消防战士产生二次伤害。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于是,在微博头条上,有网友喊话#让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斥责她咄咄逼人、不懂得尊重他人。


但董倩通过一系列反问想要表达的,或许是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消防员誓死保卫森林的决心,问题看似是针对人的尖锐刻薄,实则凸显出了消防员无畏的精神。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不管周围有多大的压力,董倩从未改变过她自己。她常常安慰:“人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批评。人们批评我帮助了我,这意味着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你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著名新闻人怀特曾言:“一个好记者是啄木鸟,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如果所有的采访都是千篇一律的“赞”,那采访的意义、事实的真相又在何处?


记者是天生的啄木鸟,这种动物为自己提供食物,通过挑出一种又一种害虫来保持树木和森林的健康。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在“疼痛”中解读“真实”


对于主持者来说,直白犀利的语言想要带来的不是一种伤害,而是一份真实。剖开最深刻的“隐痛”,直面最沉痛的脆弱,仿佛“割肉放血”,在刺痛的清理中,伤口终将愈合,心灵得到慰藉。


2017年清明节,董倩前往浙江开化采访女儿脑死亡后捐出她的心脏的母亲。受捐者与捐赠者母亲互不相识,也无从表达内心的感激。于是董倩将对方录下的心跳声转交到了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手上。


董倩问母亲:“你想不想听到女儿心脏跳动的录音?”


母亲回答:“想,但是不敢”。


董倩:“为什么不敢?你不是梦里梦到女儿很多次?为什么她的心脏在手上却不敢听。”母亲回答:“她现在的心跳就在我手上,离我这么近,却倒是提醒我女儿再也回不来了。”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面对面》


董倩采访时很少流泪,但那次没有控制住。她轻声对母亲说:“对不起,又让你经受了一遍。”母亲拉着董倩的手说:“别这样讲。说说我心里好受些。”


母亲释然,董倩也是。


在光环与“骂名”之下,董倩一直都是一个敬业的新闻人。在武汉疫情暴发之时,她逆向而行,坚守在岗位上,连续在最前线采访了二十多个小时,一直待了九十多天。


她表示:“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关闭离汉通道后,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去武汉采访报道,这是一个记者的本能。”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这时候,她采访到了”抗疫战士“张伯礼院士。不顾自己已然72岁高龄,临危受命之时,他毅然踏上抗疫一线,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事后,董倩与张院士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董倩提问:“您是1月27日过来的?您是接到什么任务?”


张院士讲述:“我是1月26日接到任务的,让我转天早晨到北京机场集合,我说什么事,他说就是到武汉去。我说多长时间,他们说三个月。我说那么长,我说准备什么东西,他说不知道。”


“我说还有谁,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就接到通知准备来。知道当时武汉的疫情很重,也有思想准备要来,甚至自己想申请来,但是来那个瞬间…… ”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或许是亲身经历了这场不期而遇的抗疫阻击战,张院士擦去眼角泪水,从难忘的记忆中回过神来,“你太厉害了,这么一下触到点上”


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抗疫战中,身在一线的董倩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真实的采访,有患有渐冻症却依然选择用余生托举生命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花了四天三夜,一路奔波也要返回自己岗位的女孩甘如意;有自动担任志愿者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的快递小哥汪勇······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这些一线抗疫勇士们打开尘封的记忆,揭开陈旧的伤疤,才能长出新的皮肤。虽然直面伤疤的过程很艰难、疼痛,但警醒与释然就在一瞬之间。


2017年,董倩将20余年的采访札记汇成了一册书《懂得》,其中她解释道: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


她将自己隐藏在摄影机后面,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与新闻背后的人:“记者的职业就是把人在经受非常时的本能心理尽最大努力记录保存下来。我把采访对象带回到事发的心境中去,将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掰开揉碎地讲,将他们的个性与人性中最闪亮的地方展现出来。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图片来源/Google


从“央视名嘴”到被喊话“滚出主持界”: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钱穆先生曾言:看自己民族的历史,要怀着温度与敬意。


每当灾难来临,董倩总是赶往现场最快的那一波记者,地震、台风、洪水、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化学品爆炸·····


她始终不忘初心,逆向前行,她似乎只是一名记者,但又不仅仅是一名记者。


她主持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尖锐、直白、犀利,但人到中年的她渐渐褪去了年轻时候的浅薄,用共情与共鸣的内心,去理解每一位采访对象的处境,以及面对生活不易和复杂时的艰难与思量。


每一张平凡面孔背后,总是有一段不平凡的日子,她也在这些不平凡的新闻故事里,最大限度为每一位受众带来真相,层层剖开原因,这便是一位职业新闻人的不平凡坚守。



作者:Anna。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开化宣传《董倩:我采访很少会流泪,但这次没控制住》

书籍《懂得》

石首广电《致敬!时代楷模——董倩:我看到 我感受到 我报道》

娱乐小半仙《从央视名嘴到沦为被骂“滚出主持界”,董倩的背后经历了什么? 》

央视新闻《面对面》

长江《央视董倩,你太敢问了!她说: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名嘴   央视   闻人   消防员   武汉   直白   犀利   院士   观众   采访   母亲   来源   记者   体育   图片   新闻   董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