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及形成背景,你知道吗?

佛教的起源

关于佛教的起源,公认的说法是公元前6-5世纪间,在这个时期的前后两三百年时间里,中国诞生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欧洲诞生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一批先哲,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他们对人类社会的独到看法,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影响至今。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把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捂脸]扯远了。

咱说创立者“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出身于古代中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内的释迦族,净饭王的儿子,也就是太子。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也说19岁)的时候,看到人世间的种种不幸,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为获得彻底的自在,毅然舍弃拥有的一切,去四处苦修漂泊,寻求解脱苦难之道。

35岁时,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为佛陀(意思是觉悟者)后,被人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其族名,牟尼意为寂默、贤人、仙、仁、圣人意思,合起来就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陀成道后,于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随着信徒越来越多,创建了僧团这种出家僧人的组织,形成佛教。

佛教的起源及形成背景,你知道吗?

佛教官网:释迦牟尼像

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佛教产生之前,古印度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思想是“婆罗门教”。

早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我国商朝时期),雅利安人杀入印度西北部,赶跑了原先在此的罗毗荼人定居下来。大概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随着印度经济水平的提升,文化和文明水平也在飞速进步,雅利安人创造的吠陀文化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

佛教的起源及形成背景,你知道吗?

婆罗门教:图片来源网络

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为标志,稳定了整个社会阶层。推出种姓制度(最开始是用颜色来区分),后来随着制度的改进,将人分成4个等级,也就是有名四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凭借能够与神沟通的本领,占据了当时古印度国家的最高统治阶层,同时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其他三个种姓,那是从地位、从权利全面压制。

佛教的起源及形成背景,你知道吗?

种姓制度:图片来源网络

到公元前8世纪,恒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急剧发展,列国兼并战争引起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十分敏感的反响,在加上婆罗门教文化同这个地区土著文化的交汇激荡,《奥义书》哲学的兴起,孕育出一批的反婆罗门思想的出现。

公元前6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婆罗门思潮爆发,史称“沙门思潮”。

“沙门”的组成比较复杂,观点繁多,佛经中说,最多的时候有96种之多。但归结起来,可分成六大流派,佛教称之为“六师外道”。

“六师”之间也是观点不同。互有责难与争论。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婆罗门教,否认其因果报应的思想观点。认为众生的存在状态是自然的。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地、水、火、风、苦、乐、灵魂等七种元素组成。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自然产生,自然消亡,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等等等等。

佛教,作为沙门思潮中的一支,其基本理论的创立与上述当时印度思想界的整体环境有关。它的很多基本理论教义就是吸收了沙门思想,以及改造婆罗门教教义的基础上形成。比如:《奥义书》中提到的业、轮回、因果、报应等学说。他宣扬苦空无常、缘起解脱等教理,强调无论任何阶级都可以信奉他的教说,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公平。让人类从现实生活的苦痛中得到希望,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佛教应运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佛教   奥义   释迦   恒河   释迦牟尼   土著   婆罗门教   种姓   婆罗门   沙门   印度   思潮   公元前   起源   背景   思想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