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动物的宝宝在出生后很快就可以自主独立行走,甚至直接吃草吃肉。但人类的宝宝不行,而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人类的新生儿很蠢,一旦饥饿或遇到环境的不适只会大哭,迫使其他成员立刻停止手中的工作来照顾他/她,这对种群来讲是个拖累。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得先跟大家聊清楚为啥人类的宝宝那么蠢大家好,我是解密狗,在开始话题之前,解密狗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你的支持对我很重要,点点关注的同时,也别忘了点赞和收藏。感谢!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刚出生的婴儿宝宝

进化才让宝宝那么蠢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的祖先是猴,这我们都知道。猴和猿都是非常善于用脚勾住树木的,毕竟在树上生活,能够享用最鲜嫩的树叶与果实,还能躲避很多来自陆上的天敌。但人类的脚明显做不到这一点。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黑猩猩的脚

根据各种化石的测定,科学家认定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大约发生在至少440万年前的东非。如果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下肢从适应攀爬树木到适应长途奔走,一定是被当时的自然环境所逼迫的。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那么当时东非的自然环境出现了哪些变化呢?大约3000万年以前,东非大裂谷开始形成,挡住了非洲西部从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导致了裂谷西部森林茂密,至今生活着大量黑猩猩。裂谷东部因为树木稀少,逼迫部分古猿离开相对富饶和安全的森林,转而来到贫瘠且危险的大地。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挡住湿润气流的东非大裂谷

陆地上善于奔跑的食肉动物需要躲避,果实也变得难以寻找,进化的压力开始出现。种群中,能够在茂密的草原上站立获得更好的视野,提早辨别远处的其他动物是否要袭击自己的古猿,顶住了自然选择淘汰的压力,生存了下来。科学家做过实验,人类下肢直立行走消耗的能量是黑猩猩四肢行走的1/4,也就是说,直立行走能够走更远的路,在大草原上有更大的概率找到下一顿食物比如坚果、肉类等,能够消化并适应这些食物的古猿又一次生存了下来,慢慢变成了杂食动物。而因为食物的贫瘠,所以群体能找到大量食物的概率往往大于个体,这使得古猿的社交活动与需求增加。因为环境而导致的一系列变化,导致适应直立行走的古猿大脑要处理更多的信息,比如辨别方向、食物、天敌等等。脑容量更大,更“聪明”的古猿获得了更多的繁殖机会,这使得古猿的脑容量不断增大。200万年前,智人的脑容量飙升到约1400毫升,而黑猩猩的脑容量仅仅只有约400毫升。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古猿进化不同时期的脑容量

直立行走与脑容量变大,也不光全是好处,反而带来一个足以使人类祖先濒临灭绝的难题,这个问题就是生育。直立行走让大腿更加粗壮,压缩了产道,硕大的脑袋更是生育的灾难。即便是民国时期,产妇的死亡率依旧有15‰,婴儿的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300‰(千分号是生育率等数据统计时的常用符号,故这里使用的是千分号)。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民国时期的《生育图鉴》

生育困境出现后,直立行走与聪明的大脑又不能舍弃,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胎儿的脑袋还没有长得更大时就生出来,生出来再慢慢长大。宝宝差不多到能吃奶的程度,就被生了出来。也就是说,对比一些别的哺乳动物,我们都是“早产儿”。因为还没有发育完全就被匆匆带到这个世界,所以人类的宝宝才那么蠢。

蠢宝宝是如何生存的

宝宝蠢得啥都干不了,除了吃奶睡觉就是哭,这就逼迫雌性必须对宝宝精心照顾,才能让宝宝成长。当然,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讲,是不会精心照顾宝宝的雌性的基因导致宝宝大量死亡,这一基因没有延续;会精心照顾宝宝的雌性的基因,随着宝宝更好地成长延续了下来,母性气息也在进化中逐渐加强。雌性与宝宝的情感加深,才会在潜意识中毫无理由地照顾宝宝。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母爱

但是,因为宝宝早产,给雌性独立抚养宝宝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照顾宝宝上,很难再有空闲去获取食物,那么,雌性就需要想办法把雄性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获取食物并帮忙照顾宝宝,使得宝宝能够更好地生存,自己的基因更好的延续下去。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处于排卵期的、刚刚受孕的穴居女性的两难窘境。对于其他哺乳动物,雄性在交配后很快就会离开,寻找另一个处于排卵期的雌性交配。而对于穴居女性来讲,男性的离开意味着她生下的孩子将濒临饥饿。一个好办法就是:即便是在排卵期后,女性也能满足男性交配的需要。这样,男性就根本不用寻找新的异性交配,甚至甘愿与她分享狩猎所得。另一个聪明的办法是:隐蔽排卵。男性对女性的受孕时间无迹可察,于是他不得不留在女性身边。这样还可以防止别的男性乘虚而入,因为她很可能恰好在他出门的某一天怀了孕。同时,一直待在一个女性身边,也增强了男性对自己宝宝的辨识度,当男性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陪伴很大程度上确认是自己的宝宝时,父爱的基因也有了出现的条件与理由。为了后代争取食物与生存空间成了男性尽力去做的事儿。

人类的宝宝那么蠢,早期文明出现之前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父亲与孩子游玩

当然,我们依旧要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待,突变出隐蔽排卵的女性基因,与突变出父爱的男性基因更有利于宝宝的生存,这种基因被延续了下来。而不是我们的祖先有意识地向一个早就认识了的目标直线前进。有了父亲和母亲的照顾,人类的早产儿,也就是蠢宝宝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与优势,从而成长繁衍。慢慢地,家庭的纽带也就出现了,而人类聪明的大脑让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家庭的社交成为了可能,家庭纽带催生了同情、怜悯、激情、共情等复杂情绪,这些情绪被逐渐归纳为,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础就此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千分号   东非   古猿   人类   宝宝   裂谷   黑猩猩   雌性   祖先   基因   容量   角度   食物   男性   女性   体育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