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社会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让人难以捉摸,古今中外,大学者、大经济学家、大政治家等精英人群,都试图把脉社会发展中的经济脉搏,然而,虽然文献经验理论推断等概念和观点层出不穷,却难以达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反而是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让众多穷其一生致力于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们碰一鼻子灰,由此可见,对人们来说,想要吃透社会发展的规律仍旧是困难重重。所以,如今在应对社会发展方面,很多国家的政策往往是着眼于点或者面,很难做到全局性的统筹兼顾,毕竟全局性的思量虽然顾虑全面,但是往往很难把握方向,不可控因素太多。与其全面撒网,倒不如重点捕鱼。

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各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普遍面临着新的问题。走一步,瞧一步,解决这一步产生的问题,就成了发展过程中的“必备技能”。然而让很多国家尴尬的是,纵然在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时,有很多国家都有相应的政策、具体的操作、现实的经验,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这些经验往往不具备可复制性。这就导致了各国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应对相同的问题。

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李光耀曾经在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如何调整新加坡发展策略的问题时回答,“可调整的策略包括加强国内消费”,对于发展而言,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不过李光耀强调“中国和印度拥有大量的人口,可以通过加强国内消费而提振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新加坡不行,新加坡人扣太少,提升国内消费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可以看到,国家小,人口少,这是新加坡的硬伤,所以,中国和印度采用的这些“大国经验”就很难对新加坡的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

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李光耀的这个回答,其实也反应了新加坡近些年崛起的关键: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依靠贸易获得发展。其实这种现象对于小国或者地区来说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新加坡这种位于交通要道的国家:扼守马六甲海峡,控制东西放航运大通道黄金地段,而自身又及时抓住机会,大胆革新,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最终获得成功。新加坡这种做法,与当初美国纽约的发展、深圳依托香港的发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先有贸易,后有科技,典型的贸工技发展轨迹,当然,如X想公司那样,完全丢掉了“技”是不可取的,不但比不上技工贸,甚至都直接变成了贸工体系。

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新加坡依托优势地理位置,一度实现了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6%,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远远被甩在身后,强大如日本、韩国这种严重依靠外贸的国家,也自叹不如。由此可见,新加坡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是有多么的严重,一旦世界经济有风吹草动,新加坡无疑首当其冲,毫无躲避的空间。而如中国这种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如果好好打理,必定是前途无量。此次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中国及时转向国内发展,提振内部经济循环,可谓是明智之举,根据国际组织预测,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今年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李光耀:新加坡必须融入世界去求“生”,只靠内部是不行的

中国在经济方面的“闪转腾挪”空间是让新加坡这种国家羡慕不已的,就连日韩德法等发达国家也都自叹不如。其实这种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硬件方面的,如国土、人口等,精明如李光耀,即便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问题,认识到新加坡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只能暗自叹息,努力挣扎,避免新加坡完全“寄生”在世界经济命脉之上。但是,新加坡的自身条件已经让其没有后退空间,前进一步,融入世界,新加坡或可获得成功,可能成功,但是充满风险;后退一步,新加坡必定死亡,100%概率。这就是新加坡这种小国的悲哀,只能向前求生,决不能后退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新加坡   全局性   印度   小国   世界经济   中国   社会发展   人口   策略   经验   社会   国家   国内   贸易   体育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