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当甘肃百公里越野赛出现了让人非常痛心的超过20名选手因为极端天气和赛事保障不利去世的事情之后,一时间类似的消息从各个角度拓展开来,包括马拉松、越野赛等相关比赛在内,全部登上了风口浪尖。

毫不让人意外的是,各地组织机构非常一致地几乎同时做出决定,数量繁多的即将举办的赛事被暂停、推迟或者终止,就像这些比赛突然之间先后被批准一样,所有组织者的动作看似整齐划一,其实是非常无序、非常无脑、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甘肃越野赛的惨剧连续登上热搜,而且引发了全网的热议,这并不是其他所有比赛推迟或者取消的真正原因,不想在这种时候惹麻烦、不想再出意外,恐怕也不是这些比赛推迟或者取消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所有即将举办的比赛里,大多数都是复制着甘肃越野赛的模式举办,搭台者、牵头者不唱戏,下面层层外包,真正负责承办赛事的机构已经没有利润可图,只能靠不断地压缩成本试图盈利。在这种时候,各方面的要求必然更加严格,估计很多赛事根本经不起考核,还不如干脆不办,或者暂停,躲避风头,提前止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比赛到底为何会被批准,又为何变成如今的乱象?谁该为这些混乱的状况负责?

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赛乱象频发,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这段话是官方给出的定论,很明显,一语戳中要害。

客观说,不管是马拉松、越野跑还是其他体育赛事、极限运动,都是在我们生活逐渐富裕之后的必然产物,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必然要求,正规的、专业的、有影响力的赛事,不光能够普及全民健身运动,还能宣扬正能量、积极推广举办城市的城市形象,同时,既能给专业运动员更多的参赛和赚钱的机会,又能给业余爱好者一个展示的舞台。

可以说,正规的、专业的、有影响力的赛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问题是,混乱的、不正规的、劣质的比赛,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变得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虽然我们的生活和经济这些年不断进步,但对于举办体育赛事等方面来说,进步的速度远没有那么快。5年时间,各种赛事爆发式的增长,大量热钱涌入,各地积极推动,这种状况很像摇滚音乐节,摇滚乐在国内曾经是人人喊打的“负能量艺术”,最近几年变成了宣传城市形象的香饽饽,每年大量的音乐节出现,虽然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虽然很多地方已经达不到实际宣传效果,好歹不会造成太恶劣的后果。

但体育赛事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意外性,再加上很多极限运动本身的意外率和危险性更大,更需要专业、严谨的团队和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来保持一个健康、正规的赛事。

可以说,在国内不管是能符合这种要求的团队数量、还是赛事举办方,都远远达不到各个城市要求的数量,这就必然导致了相当多的赛事是在危险中进行,是靠着运气庇护。

从马拉松赛数量暴涨到一刀切式暂停,受害者永远都是运动员

赛事数量以几乎失控的方式爆发式的增加,又以整齐的方式集体暂停,这一切的背后,最受伤的都是运动员。

因为赛事越来越多,奖金越来越多,很多原本只是业余爱好者的选手加入到职业选手的队伍,很多职业选手也付出了更多努力。但现实是,这些选手在不够正规、不够安全的比赛中频繁遭遇意外,又面临着比赛随时被暂停的风险,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也得不到任何尊重。

一刀切的背后,不管是赛事层出不穷的涌现,还是集体暂停,都是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况。到底是谁负责审批的赛事,谁在积极推动、又在出现危机的第一时间直接按下暂停按钮,恐怕谁就是最大的责任者。但是至今,似乎还没有什么人出来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数量   越野赛   城市形象   音乐节   甘肃   年时   马拉松   受害者   运动员   赛事   正规   选手   体育赛事   混乱   意外   状况   马拉松赛   体育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