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乒乓球中生掴打法的实用性(一手兽老师讲解)

在乒乓球技术中,正手突击下旋球(生掴打法)又叫低球起板,是进攻型运动员、特别是正胶、生胶运动员对付下旋球的一种主要进攻技术,其特点是速度快、突然性强。对于反胶打法来说,目前虽然是弧圈球一统天下,但是如果加上生掴技术的配合,进攻威胁会上升一个档次。某种程度上,这比暴冲弧圈球威胁更大!下面,一手兽老师刘冠宇来给大家具体谈谈生掴打法在实战中的运用。

论乒乓球中生掴打法的实用性(一手兽老师讲解)

1、击球瞬间要有暴发力

两脚开立,左脚稍前,重心稍低,引拍时不要后摆太大(在身体一侧稍靠后一点就行),右肩稍低,前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拍形视来球旋转的强弱调整:若下旋强时,拍形垂直;下旋一般时,稍前倾。击球时,在球的上升后期或者高点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下部:下旋强时,击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时,击球的中部。以撞击为主,略微带些磨擦。

击球瞬间,前臂快速收缩,要有一个暴发力。手腕根据来球的旋转强弱程度进行调整:旋转强时,稍有向上动作;旋转一般时,多向前,然后在腰、腿带动下,挥至头的左侧。其中,腰部和腿部要配合发力,主要是在击球瞬间有一个暴发力。同时,要在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重心略低。

2、台内及半出台下旋球

突击是起台内及半出台下旋球的重要方法,在双方对搓中使用得最多(注意此时的对搓应是控制性的,以不让对方抢先上手为目的的对搓,否则也就没有什么突击的意义了)。虽说专业比赛中搓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搓仍是用得较多的中性接球方法——既能防守,也能进攻,搓中结合转与不转往往能够直接得分。

3、利用多种手段伺机找寻突击的机会

例如,比赛中我通常采用如下方法伺机找寻突击的机会:

1、对搓中用“托”的手法主动制造不转球给对方,如对方想拼命搓加转时容易出界或者出现如上的情况,此时突然起板,命中率会很高的。

2、用近似下旋的手法发不转球,此时对方回搓过来的球一般半高,这种情况下大家谁都不会轻易放过的;即使回过来的球较低,如与网差不多同高抑或比网还稍低时,只要不是特别强烈的旋转,仍可果断起板攻击,努力找好击球时机,尽量打上升后期及高点期,通常这样做,成功率较高。

3、反手位的侧身突击,最好打对方的反手大斜线,因为业余选手通常此时步法不能很好到位,多是被迫采用挡的回球方式,由于角度过大很难打我正手直线,往往回到我的反手位,此时已侧身的我不必太担心正手位的空档,仍可连续攻击第二板,打直线偶而用之,也能增加对方判断的难度,但要注意此时应缩短打出距离 及适当降低弧高,否则此类球极易出界,不宜采用突击的情况,就象任何一种进攻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有它的适用范围一样,突击对于下列情形不宜采用或者说应慎用。

如对方发过来的、用力加转搓回来的、及用力削回来的强烈下旋球(俗称“重”下旋)就不宜使用突击的方法。理由很简单,此类球是对方发力完全,摩擦充分形成的重下旋,突击时的瞬间爆发力难以抵消掉重下旋,此时往往导致球落网。当然采用弧圈球等等的方法回击不在本篇谈论之列。

4、对发至本方反手位的下旋球,在准确判断弧长、旋转的前提下,也可突然反手起板打斜线。(对发来的强烈下旋不宜采用突击

论乒乓球中生掴打法的实用性(一手兽老师讲解)

关于生掴打法,一手兽老师刘冠宇是最有发言权的,正是凭借着一手娴熟的生掴,一手兽老师多年驰骋于业余乒坛,虽然命中率低于摩擦弧圈球,但板板发力,每一板击球,都让底板迸发出木茬劈裂的声音,拳拳到肉再配合着类似张本智合那种响彻球馆的啸叫声,无论输赢,着实是一种享受。

论乒乓球中生掴打法的实用性(一手兽老师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微带   打法   老师   正手   前臂   斜线   命中率   强弱   高点   实用性   乒乓球   重心   手腕   台下   后期   瞬间   方法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