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道德经》不仅是“管理学圣经”,更是教人如何遵循天道的书。那么,它对如今的我们,还有哪些启发意义呢?

小编整理了《道德经》中做人的十二条法则,大家看对不对?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1

我有三宝

《道德经》第67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思是说:天下人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节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是走向死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2

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能吸引百川河流,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意思是说: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有所作为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得之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错,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4

福祸相依

《道德经》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意思是说: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福气依傍在它的里面;福气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还是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5

知者不言

《道德经》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意思是说: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人。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6

圣人无心

《道德经》第49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思是说: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念,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指耍心机),有道的人则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7

身命孰亲

《道德经》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8

大成若缺

《道德经》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意思是说:最完满的东西,往往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不善言辞。清静克服躁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9

自知者明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意思是说: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失掉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指他的理念和影响仍在),才算真正的长寿。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10

功成身退

《道德经》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住;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太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11

功成不有

《道德经》第34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意思是说: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12

致虚静笃

《道德经》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说: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举妄动,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遇到危险。

中国文化集大成之作,道尽人生“十二法则”,至今仍振聋发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道德经   嗜欲   大成   振聋发聩   知者   自然规律   灾祸   节俭   清静   圣人   法则   万物   长久   事物   聪明   自然   人生   体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