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大决战剧场版徐州已经解放,在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要放弃徐州,准备把所有军队都撤回南京,全力保卫南京后,杜聿明也退出了徐州战场,人民解放军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解放了徐州。在杜聿明的撤退方案和粟裕的堵截方案下,让我很好的理解了什么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在国民党方面和共产党方面,大家都知道徐州的部队要想撤退南京,只有三条撤退路线;原本,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在国防部中共地下党员郭汝愧的制定方案中,让杜聿明部队从东南方向撤退南京,但由于杜聿明一直怀疑郭汝愧是共产党,对他的方案也存在质疑,在让其他人员都先离开的情况下,私自与蒋介石说明他的西南撤退方案,并让蒋介石在表面上同意国防部东南方向的撤退方案,蒋介石听完杜聿明的西南方案,认为方案也是有道理,秘密撤退,还能解黄维之困,就答应了杜聿明的请求;但无独有偶,由于粟裕对于杜聿明太过熟悉,对于杜聿明性格也实在是特别了解,走东南方向及走海运都较为危险,杜聿明也不敢冒这个险,那只有走西南的撤退路线。粟裕是猜对了杜聿明的想法,可是由于郭汝愧的情报,中共中央也认为情报没问题,杜聿明是往东南方向撤退,还电告粟裕让部队在东南方向堵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粟裕在收到电告后是比较犹豫,还认为他的猜想错了,但思考后还是认定了杜聿明一定会从西南撤退,没有听从中共中央的指示,还在西南方向又增加了几个纵队的防守堵截;看到这里我思考到还好粟裕没有听从中央的指示,没把部队派往东南方向堵截,如果把在东南方向堵截,那杜聿明的30万大军和黄维的10万大军就真的成功的撤退到了南京,而且郭汝愧就会暴露,这会让人民解放军损失惨重,也让后面的解放南京难上加难。“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在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侦查到粟裕的主力方向后,马上就通知杜聿明让他们更改原来撤退路线,往黄维被困之地撤退,杜聿明在看到通知后,也非常生气,但没办法,杜聿明不想改变计划,但手下的将领又不完全听从杜聿明,造成了冲突,杜聿明也在气愤中同意蒋介石改变路线。

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都有中央的指令,但人民解放军粟裕方面就能很好的体现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场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造成一方的失败,只有适合当时的情况才是好的决策,粟裕要是听从了中央的指示,等中央及粟裕反应过来,那肯定时候追赶不上杜聿明了,那杜聿明也就可能成功的从西南方向安全撤退;如果杜聿明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命令,那在前方人民解放军大部队还未完成堵住的情况下,可能杜聿明也能在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撤退回到南京;粟裕就是没有按照中央的指示,成功的堵住了杜聿明,并消灭了杜聿明的30万大军;杜聿明就是听从了蒋介石命令,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包围圈中,最后战败、被俘虏。

我是很佩服粟裕大将,有勇有谋;也很佩服其他的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们,他们的敢于承担责任,让他们的决策更符合战场;像他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军令   在外   国防部   人民解放军   徐州   南京   蒋介石   国民党   指示   东南   部队   路线   方向   中央   方案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