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年沧桑的马桥古城

新闻

历经百年沧桑的马桥古城

马桥古城遗址。程勇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程勇)马桥古城,一座沙漠边缘的土城,建城时间有139年,位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边缘,距最近的县城呼图壁84公里,为兵团106团团部所在地。

  清同治年间,阿古柏入侵,当地群众在镇番户(今芳草湖)高四、李头、徐大旗、何世海的率领下,于同治四年在洛克伦河岸跨河筑城,抗敌自保。因河道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不利交通,故在河上架设木桥,供一人一骑通行。该桥取名“马桥”,该城也因此桥而得名。

  马桥古城建于洛克伦河(马桥河)两岸,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城南地势开阔平坦,有红柳、梭梭、胡杨等沙地旱生植被。城北为垄状沙丘,连绵起伏,形成闭塞的小盆地。弯弯曲曲的引水渠伸向城郊,留下了昔日垦种的痕迹。

  同治八年7月,民团首领徐学功(当时北疆抗击侵略的最主要力量)收复景化城(今呼图壁)。驻月余,因孤军无援,撤至马桥古城,与高四合力又在马桥古城北百余米处建筑了附城。因此,马桥古城有南北两座。

游人在马桥古城游览。程勇 摄

  徐学功、高四等以此为据点,率领民团和难民且耕且战,抗击阿古柏匪徒和沙俄侵略者。南城俗称民城,横跨洛克伦河(今马桥河)两岸,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40米,城墙高3米余,厚2.7米,城内房舍全毁,已经很难看到一间完整的房屋。北城俗称军城,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0米,城墙高约4米,厚2米,四周有护城河,宽3米,深约1.5米,城内南北向贯穿一条宽约6米的大街,东西小巷均与此街连接,房舍鳞次栉比,保存着较好的房屋轮廓,不难看出马桥古城曾经的规模。据介绍,马桥古城兴盛时期约有3000人居住。

  清光绪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的收复新疆之战开始了。清军于次年平定了阿古柏匪徒叛乱,逃到沙漠边缘马桥古城的难民也陆续返回镇番户的家园,恢复农业生产,引洛克伦河水灌溉。地处下游的马桥子地区,水量越来越少,马桥古城逐渐荒弃。

  前不久,笔者跟友人一起来到马桥古城,古城内遍布了大大小小的挖坑。友人介绍说,这是很多人寻宝留下的痕迹。因为这座古城有100多年的历史,坊间传说应该有文物。但有考古专家却对此提出了客观地分析,专家认为马桥古城虽然历经百年动乱,有数千人在此地生活,但当时居民生活很困难,只有一些铺铺盖盖、锅碗瓢盆的东西,最值钱的应该是粮食。战乱平息后,居民们历经数年是有序、从容搬离此地的,即便是有值钱的东西,当时的居民也会早早收拾妥当,不会遗留在这里。不同于战乱,人们为了逃命,无暇顾及财物,因此,马桥古城内应该没有太有价值的文物及传说中的财宝。

  马桥古城是一座带不走的古城,历尽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呼图壁   沙俄   洛克   古城   民团   古柏   房舍   同治   匪徒   新疆   难民   城内   沧桑   沙漠   边缘   东西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