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还是赋能?微信付费阅读的几种商业逻辑

微信的每次变革总会带来许多话题,并因为微信已经成为国民应用,导致微信付费阅读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新闻。
很多人对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有力挺的,也有diss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我们一起来看看基于这种情况下的几种商业逻辑,大致有以下三个方向:

信息

这种方式的用户消费动机源于获取信息,即读者买的是TA不知道的东西(可以是知识、数据、新闻、小说、内幕爆料),属于信息差套利。
考虑到当前信息社会信息量爆炸,愿意付费买信息的用户是成本敏感型的,这个成本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等。这个方式的短板在于作者是否拥有独家信息源,如果没有,则读者流失或者寻找其他廉价信息源。
这种方式很难维持长久,对应的竞品以新闻报纸为代表。

关键词:用户多而杂、成本导向、供给驱动、忠诚度低

商业模式:广撒网、独家渠道、追求规模、一次性交易、成本在供给端

内容形式:各种载体、短内容、快速响应

收割还是赋能?微信付费阅读的几种商业逻辑

认知

这种方式的用户消费动机源于认知差,即读者买的是TA不理解的东西(可以是观点、逻辑、价值观、方法论等),属于权威的交易。
当前社会知识付费经济已经培育得差不多了,用户对于付费购买知识(重点在于识)认可度较高,用户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但仍然会考虑性价比。用户付出的成本大多来源于认知,驱动力在于信任。如果读者付出的成本太高,则会选择同类的内容作者。
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壁垒,持续性较好,对应的竞品有得到、知识星球等。但和得到和知识星球的区别在于得到和知识星球属于订阅制,读者很难在微信阅读上每次做估价。

关键词:用户多而专、价值导向、供给驱动、忠诚度较高

商业模式:少数专家学者、权威、追求附加值、多次交易、成本在需求端

内容形式:各种载体、中长篇、持续和稳定

收割还是赋能?微信付费阅读的几种商业逻辑

情感认同

这种方式的用户消费动机源于共鸣,即读者买的是TA需要反复加强(或证明)的东西(可以是强烈的喜好、厌恶、标签等),属于感受的上瘾。
这种方式的需求是伴随人类诞生就存在的,社会动物必须有群体,而群体来源于认同,无论这个认同是来自身份还是情感,本质上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产物。而情感难以标准量化,每个人的喜好又不同且善变,并受社会环境影响大,但不管怎样,由于人数基数大、情感种类多,不管怎样的群体,总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情感需求的一片天地。这类用户一旦聚集,拥有很强的忠诚度,并且有明显的自生长能力。最大的成本在于维护,一旦有异见出现,会导致大规模出走。
这种方式持续性好、生产空间大、对应的竞品有微信群、QQ群、在线社区等。由于付费机制的存在,需要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嗨点。

关键词:用户拥有独有的共性、价值导向、需求驱动、忠诚度高

商业模式:明星、KOL、信仰、情感为主物质为辅、高频交易、内生长、防止分裂

内容形式:各种载体,可以是实物、持久、易变

收割还是赋能?微信付费阅读的几种商业逻辑

总的来说,微信的这次改变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之分。不过话说回来,腾讯不是号称要做一个赋能的平台吗,怎么成为样样干的中心啦?这或许是互联网从开放走向闭塞的大趋势,也可能是张小龙打算解决公众号长尾的一种尝试。不管怎样,至少微信是获得了更为细分的用户,再结合之前的看一看和搜一搜,张小龙在布一个很大的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信息源   忠诚度   载体   动机   星球   认知   导向   逻辑   成本   读者   需求   方式   情感   知识   内容   商业   用户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