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娱乐“饭圈文化”

这几天肖战粉丝成了最具有热度的名词,与疫情相比仿佛他们更具有讨论价值,究竟是怎样的契机让“饭圈文化”一马当先,力压各路大事件?是畸形的追星群体,是三观永远跟着五官跑的无脑意识?

是的,如今的饭圈真的“有毒”,部分粉丝追星不是用脑子追,是用作死的扭曲心理在追。饭圈所特有的“文化”非常人所理解。


畸形的娱乐“饭圈文化”


一、攀比心理追星

不知从何时起,追星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组织与团体,大家伙聚集在一起追星。人多的地方必有江湖,所以组织起来的追星团,不仅要有效追星还要追的有排面。也就是为明星应援,应援的方式有多种,大多需要讲求排面。

排面有多大,明星就有多红。活动前抢占地方拉条幅、摆没有多大实质用处的应援物品以及活动场所内谁家的灯牌多,都是追星路上所要攀比的。甚至有在某明星过生日时,会砸钱在全城的公交车或是代表性建筑物上,挂上该明星的照片。如果哪家粉丝的应援物不够档次,会直接被嘲笑寒酸以及该明星凉了之类的话。

二、冲动性消费

冲动型消费与攀比心理相关联,比如当某位明星新上了一本新杂志、新出了一首新歌,一旦几秒内没有销售到某数额,或是还没有抢完,那这位明星以及粉丝可惨了,会直接被嘲笑没人气,粉丝穷。

加入某位明星代言了某个产品,不管质量是好是坏,统统集体吆喝有多好。作为粉丝还必须去买,不管是否需要,只有买、大量的去买才能称得上是位合格的粉丝。为了买这些没有实质作用的产品,很多粉丝把生活费全部搭进去,甚至有的粉丝家庭经济状况没有那么大能力去支持,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花钱。


畸形的娱乐“饭圈文化”


三、控评拒绝一切真实言论

不知道从何时起,已经流行起控评这种手段,打开某娱乐事件或是某位明星的留言后,会发现文案是一模一样的。几乎难以见到真实的言论,如果有一条真实言论在前排,粉丝们会集中力量把真实言论顶下去,把自己想看到的置顶到前排。

四、网络暴力

假如某个人无意间说哪位明星演技不好或是唱歌唱得难听之类的话,那他就遭殃了,会受到粉丝的集体围攻,并给该人捏造一个“黑子”的身份,说人家在恶意攻击。只能听赞美,不能听真实的声音。或是集体去把评论人举报了,或是直接谩骂说该人长相多难看,心有多黑之类的话。

五、扭曲事实、编造阴谋论与身份

由于粉丝只想看到对偶像的好评与夸赞,所以不惜先骗过自己,把自己忽悠成傻子,然后试图给他人洗脑,告诉他人偶像只有无尽的优点没有缺点。并为此,不惜去编造扭曲事实,给偶像编人美心善的故事。

为了让故事更有说服力,还顺便给自己伪造身份,不承认自己的真实年龄甚至性别,故意冒充成中年人,证明自己是有判断力的。不承认自己的粉丝身份,冒充“路人”为偶像说好话。

最大可能的阴谋化他人,为掩盖偶像的缺点,说有人花重金来“搞”他,其实这些都毫无事实根据。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偶像是好的,他人是十恶不赦的恶人。


畸形的娱乐“饭圈文化”


六、选择性眼瞎与洗白

对于偶像的缺点粉丝统统会视而不见,甚至他之前谩骂、攻击他人的言语,也被说成是真性情、可爱。或者直接说该言论是别人黑偶像的,不是他说的。有的强行挽尊,说谁没有说过侮辱人、骂人的话,偶像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圣人之类的话。

最后总结,为了追星真的丧失了是非观,与智力下降了。同时,也暴力、伤害了很多人。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不对座入号,好好思考自己活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前排   畸形   实质   暴力   缺点   冲动   事实   偶像   粉丝   言论   集体   身份   真实   组织   心理   明星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