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小诗,看诗佛王维诗歌的禅理禅趣

大家都知道王维被称为“诗佛”,但是如果要问为什么,可能未必能说清楚。

给大家欣赏王维一首只有20字的小诗,大家就知道“诗佛”是怎样炼成的。这首小诗就是王维的《辛夷坞》。

从一首小诗,看诗佛王维诗歌的禅理禅趣

一首小诗《辛夷坞》,看王维的禅学境界

在王维的《辋川集》中,有一首小诗《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玉兰花,玉兰花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木之一,它的外形很像莲花,花朵很大,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坞,四周高,中间低的谷地。辛夷坞,是王维在蓝田辋川营造的山水庄园里的一处地名。之所以叫“辛夷坞”,就是整个山谷种满了辛夷花,春天刚刚到来,满山谷的玉兰花开放,想来都很美丽。

我们看看王维眼中辛夷花的开放: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芙蓉花就是玉兰花,因为玉兰花的花朵和芙蓉很像,所以玉兰花也叫木芙蓉,这两句的意思是:树枝最顶端的玉兰花,在山中绽放出鲜红的花朵。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两句的意思是,山涧的两边寂静没有人的踪迹,芙蓉花纷纷扬扬的独自开放,又独自落下。

王维的这首诗中的辛夷花,开得也很灿烂,但是辛夷花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毫不沾染尘世的喧嚣,花开无人知,花落无人怜。

从一首小诗,看诗佛王维诗歌的禅理禅趣

我们见过的绝大多数的中国诗人,在面对娇艳的春天的鲜花,看花开花落,难免就有大喜或者大悲的感情,比如我们熟悉的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对春花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欢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又比如陆游,看到路边独自开放的梅花,忍不住就说: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用自己寂寞忧愁的心情看花,他就觉得花是寂寞忧愁愁,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的怨怼之气。这是悲伤之情的流露。

也有人看见娇艳的花,又有了苦痛,他们慨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对美好的生活是那么的留恋,对残酷现实生活是极力的逃避,花开艳丽大喜,花落凋零大悲。

总之,大多数人面对春天的花,根据自己不同的现实际遇,难免大喜大悲,悲喜交加,可是我们读王维的这首《辛夷花》,感觉到的是既没有开花娇艳时的高兴,也没有花落凋零时的痛苦,无生无死,无喜无悲,与其他的诗作有明显的不同。

读完这首小诗,一派空寂淡漠的感觉油然而生,而这个就王维在诗中给人营造出来的一种禅境

从一首小诗,看诗佛王维诗歌的禅理禅趣

短短的20字,王维描写的辛夷坞里的辛夷花,远离尘嚣,自开自落,没有欢喜,也没有悲伤,王维借此空寂淡漠的禅境,精确的宣扬了禅宗“不悲生死,不永寂灭”的“无生”禅理。

用诗歌创造出的意境,宣扬佛教禅宗的禅理,是王维诗歌的典型特色

禅学中的“禅”,是从梵文中直接翻译引用过来的,全称是“禅那”,它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王维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而王维的名和字合起来刚好是佛学大师维摩诘的名字,在人生不如意的时候,王维又拜过高僧专门学习佛法,因此王维的佛学造诣很深。

从一首小诗,看诗佛王维诗歌的禅理禅趣

晚年的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是静下心来,参悟佛理。本来就是写诗高手的王维,把自己平日参悟的禅趣。禅理用自己擅长的诗歌表现出来,就形成了王维一些山水诗的一个独有的特色:在自己生活的山水中,以一颗佛教徒的心灵,用诗歌的语言,写出自己参悟的佛理,诗佛也就练成了

在这首小诗中,花就是花,没有目的,没有意识,这已经是一个得道高者的思想界,在一片静寂中,辛夷花自开自落,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一如生命的本能,不朽而又永恒。由此王维参悟到了禅宗“无生”才是“永生”的禅理

这是种充满禅意的艺术境界,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进入了宗教的境界,而这只有在王维的笔下才能看到。

王维之所以被后世尊为“诗佛”,是因为在他的诗中,有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禅学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小诗   诗歌   辛夷   佛教   玉兰花   佛教徒   空寂   花开   禅宗   大悲   娇艳   花朵   境界   春天   体育   芙蓉花   王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