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黄克诚,一生讲真话,晚年极力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地位

十大将,“战神”粟裕排第一,毫无争议;徐海东排第二,因为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也无异议;黄克诚为什么能排到第三,而且还没有人不服气呢?

大将黄克诚,一生讲真话,晚年极力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地位

黄克诚在众将领中不是一般的人,他文武双全,既当过政委,也当过司令员。有时候军政一肩挑,照现在的话说是复合型人才。他当师长时,手下两个副师长,后来都授予上将。

湘江之战时,张宗逊为师长,他为政委。奉命率部在湘江南岸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过湘江。率部激战两天两夜,硬是没让敌人前进一步。

当阻击任务完成,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之后,他建议部队马上撤退。师长张宗逊不同意,说:没有上级的命令,不能撤。再说,上级要我们固守,说不定有战略考虑。

黄克诚说:主力部队已渡过湘江,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再不撤,部队会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我是政委,有军事指挥权,赶快撤退,有什么责任我一个人承担。

张宗逊便不再坚持,红四师迅速撤退,挽救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而晚了一步的红三师就遭受到了重大损失。

关键的时刻,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的抉择,并敢于承担后果,是需要智慧和胆识的。

这也许就是大将与上将的区别。

黄克诚不仅会打仗,组织队伍,发展队伍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撒豆成兵”又是他的一个传奇。

当初,他率部到苏北去开辟抗日根据地时,手下只有2万多人,短短5年时间,进行了大小5000多次战斗,歼敌6万多人,而他手下兵力却扩充到了7万多人。

最难得的是黄克诚具有战略眼光,这在将领中也是不多见的。黄克诚在战争年代提的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建议不少。

大将黄克诚,一生讲真话,晚年极力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地位

在此仅举两件,第一件,抗战时期,部队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后,致使政治工作受到很大削弱,“新军阀主义倾向有所滋长”。作为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他,发现了这个问题,建议恢复政治部和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和毛主席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二件,意义更加重大。抗战胜利后,他向党中央提出进军东北的提议。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与毛主席党中央的决策是一致的。

所以说,黄克诚排第三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对名誉上的东西,他并不在乎。真正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生耿直,坚持真理。做一个纯粹的真正的共产党人。

毛主席评价他: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

就因为敢讲真话,他一生中大摡大小起落有9次,并受到严厉评判,严重时甚至降为普通战士。究其原因,也就吃“亏”在敢讲真话上。

黄克诚讲真话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31年夏反对“肃反”。当时,黄克诚担任红三师政委,肃反委员会交给他一份“AB团”分子名单,要他照单抓人。

他了解这些同志,愿用脑袋担保,结果遭到严厉训斥。他为了保护这些人,便让点名要抓的人暂时上山躲起来,此事被肃反委员会发现,躲藏的人不久被杀害了。

黄克诚非常气愤,质问肃反委员会的人:“为何滥杀无辜?”结果肃反委员会以“同情和包庇反革命,破坏肃反”的罪名,欲将他处决。

军团长彭德怀闻讯后,火速从前线赶回,要求“刀下留人”,黄克诚才幸免一死,但被撤销了师政委职务,到军团司令部当了一名秘书。

大将黄克诚,一生讲真话,晚年极力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地位

按说遭遇了这样一场生死考验,黄克诚应该学“聪明”一些。照有些人的说法,应该“明哲保身”。可是,黄克诚却做不到,该说的照说。

此后,因向上级反映意见被误解,又几次受到降职处分,从侦察科长直至普通战士。到陕北后才又被起用。

黄克诚讲真话受冤情最长的一次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因反对“大跃进”等“左”的错误,提出不同意见,在大会上受到批判。黄克诚是会议中途叫上山批判彭德怀的。上山之后不但没有批判,反而同意彭德怀的意见。结果被撤职,带上“右倾帽子”近18年。

使他失去了为党继续工作的18年的大好时光。不仅如此,在文革中还受到了造反派无休止的批判、围攻,吃尽了苦头。

黄克诚讲真话意义最重大的一次是对毛主席历史地位的肯定以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主席历史地位和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浪潮。黄克诚又坐不住了,他思考了3天3夜,不顾自己年岁已高,眼睛近乎失明,写下了《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长篇文章。

黄克诚在这篇文章中说:

过去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都尽了一份责任,功劳大家有份。现在如果把错误都算到一个人身上,好象我们没有份,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大家来分担应该分担的责任,那才符合历史事实,符合唯物主义。

丢掉毛泽东思想,造成党和人民的思想混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可能变质,子孙后代就会受罪。不能不看到这个危险!

黄克诚,一位老革命家,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丝毫不计个人恩怨得失,写下了如此情真义切的理论鸿篇。

字字句句真正发自肺腑,震人心魄。对于当时如何正确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支持邓小平提倡的“四个坚持”原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大将黄克诚,一生讲真话,晚年极力维护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的地位

纵观黄克诚的革命生涯,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敢于讲真话。虽然高度近视,却眼光独到,被毛主席称为“黄老”。

陈毅说,他虽然近视,却是个千里眼,战略眼光独到。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黄克诚,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正如他的夫人唐棣华在给他的挽联中所写的:

“即死无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这是黄老一生真实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毛泽东思想   真话   湘江   党中央   庐山   政治委员   政委   师长   大将   晚年   手下   上级   部队   眼光   地位   评价   战略   建议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