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五谷丰登金秋季

花果飘香庆丰年

第32届北京农民艺术节

昌平区专场展演

如期而至


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表演

一首首宛转悠扬的歌曲

令农民朋友们

大饱眼福、喜笑颜开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9月29日,由第32届北京农民艺术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昌平区委农工委、区文旅局、区文化馆承办,南口镇人民政府协办的第32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昌平区专场展演在花塔村隆重举行,本次展演以“回望百年颂党恩,振兴乡村跃新程”为主题,歌颂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乡村振兴的魅力。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宣传教育中心、昌平区相关委办局、南口镇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摆放创建文明城区宣传展板,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创城浓厚宣传氛围,着力提高辖区村(居)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此次活动包含了舞蹈、歌曲、相声、诗朗诵、模特秀、器乐演奏等各类节目,为现场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


“咚咚咚”!伴随着强劲的鼓点,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数来宝《瞧这爷儿俩》由两位表演者通过快板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轻快的曲风,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台下的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卷云浮动,秋高气爽。袁丁、张雪竹、周溦澧、程丽珠带来的《丰收宣言》,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赞颂着劳动者的辛勤,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脉动和农民朋友幸福的生活。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城北街道永安畅想合唱团,用激昂嘹亮的歌声,和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荣岁月。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接着,《丰收宣言》《唱支山歌给党听》《美丽昌平》《话金秋》......等8个节目依次表演,其中不但有耳熟能详的歌曲,还有“艺术家”们自编自导的节目,呈现出一幅共庆五谷丰登、共享欢乐喜悦的节日画卷,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庆丰收、感党恩”的图景。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前来观看演出的水厂路社区居民王女士表示:“这次演出的节目很精彩,也很新颖,像数来宝、剪艺秀这些节目我都很喜欢。通过各种展示、歌颂农民丰收的节目,让我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活动过程中还举行了南口镇花塔村“和平精舍”高端民宿项目揭牌仪式。花塔村通过“和平精舍”高端民宿项目,围绕和平寺和传统文化,积极打造“一花一世界、一塔一菩提”的乡村特色游,进而带动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在花塔村打造10家不同风格的特色高端民宿。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活动不仅有诸多精彩的节目,还有堆绣、蓝染等中国非遗文化的老师现场讲解各自的“绝活”,不同农业合作社的农民朋友也来到现场介绍推广各自的农副产品。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这些冬瓜、桃子、大枣、葡萄等蔬菜水果都是从大棚里新鲜采摘过来的。”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王女士向记者介绍道,“合作社位于南口镇红泥沟村,着力发展‘红泥+阳台蔬菜’特色农业、休闲采摘、农业科普培训、红泥文化等产业,服务农民增收,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传承民俗文化,农民艺术节真热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举办此次北京农民艺术节,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提升乡风文明的具体举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角度展现新时代农村发展崭新气象,努力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文/本报记者 张子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艺术节   昌平区   数来宝   农民   精舍   文化活动   北京   合作社   乡村   民俗文化   热闹   观众   和平   特色   节目   现场   农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