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但凡对诗词有一定研究的爱好者应该都知道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所著那本薄薄的《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三层境界说,请看截图


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王国维此处借论词而论人生活动的境界。第一境是追求境,高瞻远瞩,望眼欲穿,是为自己设立崇高的追求目标;第二境是创造境深思苦虑,孜孜以求,虽历经百千失败,亦不灰心丧气;第三境是成功境,成功不期而遇,获人之所未获,成为一位拥有创造成果的人。古往今来的建功立业者均如此。

王国维提出三境说,有对自己的勉励,他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也是一位品尝过追求、失败、成功的人。他认为若用三境说来解读三位词人的作品,怕所评诸位不大赞同,但其私心里恐怕本来就有各借一境以评一位词人的用意,这与王国维常用摘句评词的方法如出一辙。


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晏殊常有迟暮落寞之感,自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莫名惆怅。柳永一生追求功名,怀才不遇,宦途潦倒,本来就已身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辛弃疾以豪放名世,虽然一生坎坷,但能自辟天地,自铸伟辞,无晏殊的惆怅,也无柳永的自持自怜,这不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述三境,实又各个揭示了词中一境,成了显示词人个性的徽章。

笔者通读毛主席诗词,不揣冒昧亦仿王国维大师从主席词作里归纳总结出人生活动的三层境界:

第一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此为立志境。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经历各种困难失败,在挫折面前如果能拂去灰尘、抹去伤痛,从头再来,就保有翻盘的希望。


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第二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此为成功境。毛主席诗词里的这句词应该是最为人熟知和激赏的一句,那种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古今无人能及。对应普通人,我们当然不可能创造开天辟地的伟业,但是如能成为自己所从事领域的“风流人物”,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亦是人生的一大成功。

第三境,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这层境界可以说是人生最难做到的最高境界,是成功后不居功自傲、而是甘心回馈社会,提携后进的一种无比崇高的品质。主席原词的意思是赞颂无数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虽然看不到革命的胜利,但他们的英灵为自己为之付出生命的事业的成功,为能给后人留下一个理想的世界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层境界的意义在于自己取得巨大成功后,不是简单的功成身退,而是将自己的成功果实无偿回馈社会,真心提携帮助后来的年轻人成长,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一位值得尊敬、境界崇高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比如洛克菲勒。

对比王国维借三位著名宋朝大词人的句子归纳的三层境界,不难看出毛主席词作里的这三层境界更上一层楼,立意更高远,胸襟更博大,情怀更深沉。

从毛主席诗词看人生的三层境界

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开创伟业,但是如果能从中汲取力量,面对挫折不气馁,为了理想坚持不放弃,即使不能成功也不会留下遗憾。如果成功了也不骄傲,更不显摆,而是高兴看到其他人的成功,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社会,这样的人就能赢得大众的爱戴和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洛克菲勒   宦途   诗词   居功自傲   境界   伟业   词人   归纳   崇高   普通人   惆怅   挫折   尊敬   人生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