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讲对联的一个特别特征:同出

前几天,我草拟了一个上联: “荷花蕊落萌莲藕”,这个上联不太好对,关键是:一,同偏旁,草头旁;二,同出,一个上联7个字,写的是同一个物体,莲。所以,只注意同偏旁部首,而忽视“同出”这一特点,对出来的句子不可能恰当。

这个上联被我的老师亓梦笔先生称为“同出”。他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一下同出联。

什么是同出联:即将表达同一种事物的几个词语,巧妙地组合在联语中,使上下联,各表其义而又相互对应。这几个词语,它们的出处相同,因此称为同出。

如:

“炭黑火红灰似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上联讲炭的三种变化。下联讲稻米的三种形态。这就是同出,均是同材异品。

再如: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虽然有主语谓语,虽然增加了拟人的修辞,但就全联而言没有脱离同材异品。

“菜籽榨油油炒菜,

棉花织布布包棉。”

“鸡罩罩鸡鸡罩破,

马笼笼马马笼松。

”一个是器具,一个是动物,不是同材异品。不能称为同出。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影,花,枝,丝,柳,线不是同材异品,是回文,不是同出。

“岚气似烟烟似雾,

月光如水水如天。”

似同出,但一似一如变成了比喻。从而离开了同出。

可见。“同出”这一修辞手法,条件苛刻,要求极严。这也是使用它而撰联者稀少的原因。“同出”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同材(渊源相同)。二是异品,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形式。否则,便不是同出。(一鹤转发老师“二一老人”的讲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黄米   回文   偏旁   谓语   部首   竹篮   组合   拟人   菜籽   稻米   莲藕   上联   下联   对联   词语   特征   条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