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导语:家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家庭能够提供一个温馨美好的地方,让每个家庭成员享受喜悦和快乐。每逢春节,在即将迎来新年的时候,人们都热衷于送上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之类的良好祝福。但就像那句名言所描述的那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当一个家庭遭遇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或天灾人祸变故时,建立在血浓于水亲情基础上的家庭关系经受着各方面的考验。今年在西宁举办的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期间,上映了一部颇具黑马潜质的剧情电影《慕伶,一鸣,伟明》,讲述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平静的三口之家在被癌症阴霾笼罩后发生一系列悲喜交加的故事。是逃避现实还是回归自我,爸爸、妈妈、儿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对生死命题的解读。家庭和责任、青春与成长、告别与抉择,一家三口各自的不同人生,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慢慢铺开。

作为一部粤语电影,在那种特殊的语境中突出一个普通家庭细腻而克制的家庭情感,将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情感展现把握得十分精准。在对家庭变故影响一家三口微妙关系的描述上,注重冷静叙事而不刻意去煽情赚取观众的眼泪。一个小故事却折射出市井小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融入了导演对生死离别下家庭关系的个人理解。

正如电影片名描述的那样,三个名字,代表着三个人物,在家庭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三段式剧情结构自成一体,风格各异,看似割裂的人物情感在最后归于统一完成了和解。在细腻的笔触下,贴近生活的写实化风格使整部电影真实而富有层次感,在故事节奏和人物张力方面表现得尤为成熟。

这是一部平实且偏重日常生活的家庭题材电影,电影中的某些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青年导演黄梓以他和他的家人为角色原型,加入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自编自导了这部具有高水准的电影。作为他的长片处女作,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画面镜头处理表现堪称惊艳,表现出难得的电影才华和成熟度。

从电影上映后的观众反响来看,业内赞誉声不断,简单的剧情却能够让观众看懂导演的创作理念和思想层面的考量。凭借在剧情、表演和镜头运用方面的出色表现,该片不仅获得了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长片类评委会大奖,还在第2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拿到了陌陌发展中电影计划的最佳导演奖,实力不容小觑。

面对家庭变故,焦虑、迷茫的思绪被导演描述得精准而真实,通过爸爸妈妈儿子三者的视角展现出处于困惑状态中家庭关系的难得温情,有一种别样的惊喜在里面。

平实而惊艳的电影处女作,现实主义题材下通过一家三口的独特视角,展示出家庭变故下的亲情困惑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从官方发布的正式电影海报来看,油画风格下的三个人物表情各异,虚与实之间暗藏着三条故事线索。创作者意味深长的笔触下,隐藏在合照后面的病历、没有凳子的书桌、空荡的病床,这些都被赋予了很深的寓意,从侧面反映出三口之家微妙的家庭关系。就电影本身而言,导演出色的执导功底让这部电影处女作平实而惊艳。

电影对家庭关系的深入探索和理性解读,使这部看似司空见惯的家庭题材作品有了不一样的独立视角。从母子的刻意隐瞒到父亲的寻找宿命,面对生死,父子与母子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家庭成员之间面临困境所做的挣扎在打破原有关系的基础上与家庭离别的主题相衔接。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其实,这样的家庭宿命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共性,在普通人身边也会听闻一些类似的故事。顺叙的三段式结构,交代了发生家庭变故后对整个家的影响。电影对一家三口各自不同人生的描绘,在各自的视角下观察生活的本质。导演用克制和压抑的情绪表达,表现出对亲情困境的内在诉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电影在故事主线上首位呼应,主角们的情感接力,在超现实的虚幻结尾合二为一,自然的情绪铺垫赋予家的特殊使命。或逃离、或渴望、或寻找,最后都是殊途同归,完成对生与死的释然。

绝望母亲的困顿,叛逆儿子的迷茫,弥留父亲的愁绪,家庭变故打击下的众生相,精准戳中观众的内心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人物角色的出场顺序与片名保持一致,在第一个章节中率先出场的是母亲慕伶,从医生那里得到了丈夫已经身患癌症晚期的消息。跟现实中很多人的反应一样,面对已经时日无多的丈夫,她表现出痛彻心扉的绝望。内心饱受煎熬的同时还要维持表面上的平静,对于丈夫和儿子,她要把真相隐瞒下去。

不管是手持镜头还是长镜头,电影通过视听语言将人物的内心状态描绘得很真实。母亲慕伶在医院走廊的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喊叫,配合拼命鞠躬的身体动作,将此时内心世界的瞬间崩塌表演得非常到位。困顿、绝望,排山倒海般的痛苦,成为一个中年家庭妇女不能承受之痛。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处于青春期的儿子一鸣则处于人生中的叛逆期,即将高中毕业却把学校当作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逃学、吸烟,喜欢做各种小动作,表面上叛逆、我行我素难以管教,实则是在家庭生活中迷失自我。这个时期,他充满活力,但勇于尝试冒险的背后是不甘于现状。

学业和家庭的难以取舍让他彻底陷入迷茫之中,一方面他憧憬出国留学深造的生活,另一方面对病重的父亲心存不舍。除此之外,他对母亲慕伶的亲情疏离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家庭情感隔阂之下,内心充满了矛盾。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正值中年时期的父亲伟明罹患癌症的确不幸,他所要做到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让这个家庭达成全新意义上的和解,所以他的视角显得更加耐人寻味。面对妻子的伤心欲绝和儿子的青春迷惘,他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他暗自做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足以改变这个不幸家庭的命运。在一场狂风暴雨的台风夜之后,父亲伟明带着一家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在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中,他见到了已故的母亲,多年思乡的愁绪得以化解。

从母亲善意的隐瞒真相到父亲的重返故里,在路途中完成情感的升华,所有的亲情困惑和隔阂悄然化解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阴霾笼罩下的家庭,母亲作为家庭主妇面对独自支撑家庭的艰难困境。为了不让丈夫和儿子知道真相,她不得不做出善意隐瞒的举动。在困顿之中,是充满隔阂的母子关系。

特别是在学校寻找儿子的桥段,台词的只言片语显示出母子之间并无过多的交流。中年母亲在失去家中顶梁柱之后不得不做好与儿子相依为命的打算。她苦心撑起这个家,但似乎得不到父子的体谅,困顿与抱怨的情绪化表现也影片中也有所体现。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从电影循序渐进的故事主线来看,父亲伟明的那个章节拍摄得尤为出彩。在电影表达上,母亲慕伶的角色是作为整个情感的背景来看待,而一鸣的矛盾惆怅更像是一种直观化的情绪体现,真正直抵人心的是通过伟明父亲超现实的角度来呈现出虚实结合的影像空间。

被亲情困惑的一家人回海岛扫墓的途中,迷雾中的无人村被引入了虚无缥缈的梦境,在这里父亲伟明找到了落叶归根的感觉。乡愁之下,生命的尽头便是魂归故里。在回乡火车的卧铺上,一家三口挤着睡觉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儿子一鸣被美国的一所大学录取,但是他不敢告诉父母。那头是自己向往的出国留学梦想,这头却是面临生离死别的亲情痛苦。对于母亲的不易,他不愿意表达出过多的关心,这本身就是一种亲情疏远。

老师在讲到阿基米德追龟时进入梦境,神游到绿野仙踪的山洞,在乌托邦式的梦境中,让他在面对复杂的家庭情感时选择逃避。青春期的迷惘,让他在梦境和现实中挣扎。所有的不解和厌烦,在一家三口心意相通的结局中完成情感的升华。

面对家庭变故,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解读生死话题,珍惜当下,在生离死别中完成亲情的守护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重大疾病,天灾人祸,这些家庭变故往往是突如其来,让人没有一点心理准备。面对沉重的生死话题,人的心态在这种状态下往往会失衡,痛苦、困顿甚至伤心欲绝,消极的情绪让人难以从人生泥沼中脱身。

人生犹如一曲悲喜交加的协奏曲,有金榜题名时的喜悦,也有亲人离去的悲伤,在这种状态下亲历一种终身难忘的生命体验。

困顿、迷茫、愁绪,《慕伶,一鸣,伟明》关注家庭变故的亲情困惑

面对人生打击,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刻意去回归自我,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生老病死做一种理性的解读。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的生活,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

面对生离死别,不能让困顿、迷茫、愁绪的消极情绪影响自己,在完成亲情守护彼此的同时,让家庭关系回归一种关心与呵护的状态。

电影《慕伶,一鸣,伟明》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一家三口在家庭变故下各自的人生状态,形象而真实。镜头精准地抓住了三位家庭成员的生活细节,通过独立视角串联起这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虚幻与现实之间,完成了对生命和家庭亲情的最自然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困顿   变故   亲情   家庭   愁绪   视角   困惑   迷茫   情绪   导演   儿子   父亲   母亲   关系   人物   人生   情感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