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导语: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有人大富大贵、有人默默无闻。不管是怎样的人生模式,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在某个时间节点蓦然回首,你会发出如果人生重新来过,会不会少了很多缺憾这样的设想。关于过去和未来,人们不会过多地停留在对过去的回忆中,而是满怀希望地对未来充满憧憬。梦境里一事一物,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丝踪影,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就在于看待人生的心境不一样。梦境与现实的结合,能够吸引观众深入电影当中,成为电影美学中的成功典范,毕赣执导的电影《路边野餐》就是这样。这部于2016年7月15日在国内上映的电影,敢于尝试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将时间巧妙地动态线性化,将电影拍成了诗性,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则在迷幻的梦境中通过时空层面一一展现。

这是一部很朴实的诗性电影,导演毕赣新尝试的电影构建手法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简单的故事架构下依照时间主线将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自然地融合到一起。通过不断地进行时空穿插,不经意构建起一个时间与旅途的线性空间。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将自己家乡的各种生活习俗和自然美景逐一展现,并且用另类的方式对时间概念进行了诠释。

初看片名,以为这是一个关于旅行路上所见所闻的故事。其实,片名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没有半点关系,而《路边野餐》也是导演拟定好的下一部作品的片名,这当然与导演和创作团队有关。毕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剧本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己亲戚的真人真事。朴实的拍摄手法加上独有的成功尝试,让这部电影兼具故事感人和电影美学的共性。

对于文艺电影的通病,普通大众总会以内容空洞、不知所云、看不懂来评价,这也是文艺气息浓厚的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原因。而这部电影显得很特别,不仅是青年导演毕赣的电影处女作,而且它在视觉呈现和诗意表达上极具创新性,让人感受到导演毕赣的才华。在2015年举办的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毕赣获得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名奖,该片也被称为最好的华语艺术电影处女作之一。

没有刻意地去交代人物背景,只有不多的角色对白,更多的是展现黔东南地区的山水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现出中国偏远乡镇别样的慢节奏诗意生活,在时空跨域和虚实转化中回味人生。

特定地域下普通人的时空旅程,虚幻现实下关于三段感情故事与时间超现实元素的融合,在回味人生中思考生活的意义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对时间概念的创新诠释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两列火车的相遇造成时钟的倒转,这个场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忆画面再现,未来幻想展现,一切都以时间动态化为依据,全方位进行着时空和虚实之间的切换。倒叙插叙的叙事方式和长镜头的运用,让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显得与众不同。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镇远、荡麦,温润的西南小城风光,特定地域下,一个人踏上了特殊的关于记忆与梦境的旅程。生活当中的点滴日常犹如时间的片段,在充满遗憾的现实中让人有点迷失和忧伤,在这段时空旅程中融入了导演特殊的个体意识。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各种后现代影像风格的加入,让这部电影的前后半段的画面特点截然不同,更能组成虚幻现实结合而成的闭环,再通过诗意的表达和理性化的描绘,在影像表达上有着很深的意境。朦胧含蓄的人物关系和大量无关紧要的桥段,却能够在无形之中构成简单复杂的时空体系,让故事脉络全然铺开。

三段感情故事,如同一种线性时间关系,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生总能留下遗憾,为了不至于过于悲伤,人们往往通过追寻记忆试图改变什么,但是人生如同时间的流逝,不能重来,不能逆转,唯有把握眼下的生活,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最珍贵东西,这也是在思考生活的意义。

一座梦境里的小镇、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一列开往起点的火车,所有的人物关系由此展开,时间中的人融入了各种情感寄托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罗飞扬饰演的是小时候的卫卫,也就是男主人公陈升的侄子。他成为动态时间线里最初始的人物,他的成长伴随着时间的计量,他喜欢在墙上画各种各样的钟表,甚至是在自己的手臂上。由于家庭的关系,他经常被父亲锁在家里,无依无靠,陈升也是因为他才踏上这场虚幻现实之旅的。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郭月饰演的洋洋是长大之后卫卫的爱慕对象,但是她总是对卫卫爱理不理。作为本片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她与卫卫在平行时间上的爱恋似乎也是在对陈升诊所里女医生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的一种翻版。一个摩的小伙,一个将要做导游的女孩,注定不能最终走到一起。其实,这种感情羁绊,似乎是对男主人公过去愧对爱人的一种佐证。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陈永忠饰演的陈升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从他的人生旅程来看似乎并不如意,自小被寄养在别人家,不能感受亲情的温暖,长大后误入歧途被判入狱,出狱后发现自己最重要的亲情和爱情都不存在了,孤身一人。对于过去,他很想弥补什么,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就像他透过望远镜远远看着小时候的卫卫一样,对于无法把握的人生,只能眼睁睁地观望着,并不能改变什么。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余世学饰演长大成人后的卫卫,一名摩的司机。为了不让心爱的洋洋去凯里,他坚信时间是可以倒流的。与陈升的偶遇,是他被其他摩的欺负的场合,此时在卫卫的身上,承载的是导演在平行时空中对过去的回忆以及未来的展望。在这座宛如梦境的小镇里,已经长大了的卫卫闯入了陈升的生活里,在陈升坐上归途的火车时,钟表出现了倒转,关于过去和未来,融入了感情寄托的时间维度里,亦真亦幻。

用零星碎片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来组建美好的梦境,折射出难以把握人生的困境,回归现实在回味过去中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影片中很多场景故意打乱时间的概念,让观众陷入一种梦境中的错觉,意在营造神秘的氛围,这就是文艺电影擅长使用的方法。无论是在凯里给小卫卫的房间开锁,还是在荡麦给大卫卫的摩托车开锁,通过巧妙的细节设计,配合新颖的长镜头加持,让梦境显得特别真实。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人们总是追求美好的东西,梦境里的洋洋或许就是陈升妻子的化身。卫卫希望通过倒转时间留下她,而陈升也想通过梦境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在零星的碎片化记忆中,加入了对未来的展望,因而在梦境里融入了一些对生活的感触。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坐在归途的火车上,陈升若有所思,在这个人生旅途中见证太多的悲欢离合,也对人生有了很深的感悟。牢狱之灾让他失去了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亲情和爱情,纵使如何弥补,心中的缺憾难以抚平,只能寄希望于时光倒流,回到过去重新来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只有在梦境里实现。陈升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具有很多共性,如何理性地去理解生活的意义,把握住美好的人生,值得人们去回味和思考。

影片的现实意义: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会有缺憾,达到一个怎样的人生境界,才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做到人生无悔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平行空间里,时间可以被压缩但不能逆转,人生同样如此。成功的人生将奋斗的时间压缩,留下更多的机会去珍惜眼前人;失败的人生只能在岁月蹉跎中迷失自我,失意的时光只能被无限放大,遗憾将伴随着每一个人生旅程。放眼未来,岁月的脚步一直前行,留下的脚印成为生命中的个人记录,回首过去,痛苦与泪水,欢声与笑语,都在此时得以体现。

诗意在梦境中照进现实,电影《路边野餐》关于人生的回味与思考

人生的最高意境就是用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困惑,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看透人世间的两个极端,悲喜两重天中能够做到保持良好心态走出人生低谷。能够锻炼成一种领悟能力,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在任何事情上拿得起放得下。用一种勇气和魄力,在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选择人生道路上,体现出一种掌控生活,把握人生的智慧,才能做到此生无悔。

电影《路边野餐》可谓是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典型代表,导演毕赣独具匠心,无论是超级长镜头的运用还是可以模糊梦境与现实的界限,让我们在历经人生旅程中依然能够感受灵魂的颤动。梦境、回忆、未来组合起诗意的梦境,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载体,虚幻与现实在交融替换中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也能给人以哲理性的感化和对人生的反思。导演毕赣用自己的处女作,充当了国产电影美学和结构创新的先锋模范,值得被人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凯里   诗意   梦境   现实   人生   长镜头   电影   野餐   处女作   旅程   路边   导演   时空   未来   关系   时间   故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