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思考,为什么说最“无私”的爱,本质上也是自私的

每年到儿童节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感慨,童年实在是有太多的遗憾和伤感,把我们塑造成为今天的样子。


于是儿童节,就成为了关于成长的灵魂拷问,关于自己,关于孩子,关于那些久久无法释怀的过往。


于是儿童节,也就成为了每个成人无法忘却的遗憾,每个生命无法谅解的创伤,但无论如何,我们也都哭着长大,笑着遗忘。


然后在这个节日里,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回补偿;或者,幻想着自己变小,用自己可以控制的方式满足自己。


01


国际儿童节


国际儿童节(又称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于每年的6月1日。


儿童节的思考,为什么说最“无私”的爱,本质上也是自私的


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在捷克利迪策村,制造了一起惨案,他们残忍地杀害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还有全部的婴儿。


纳粹把剩下的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进行残酷的迫害,直到二战结束,这个悲剧才被世人知晓,一时间引发了剧烈震动。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这个节日。


于是儿童节就成为了全世界都开始关注和纪念的节日,儿童的利益和成长也就正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当然儿童节也就提出一个更加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到底是谁剥夺了孩子的这些权力,是什么样罪恶能够让人类对孩子犯下这样严重的罪行。


其实,我们从本能的良知里,都会知道这就是人性原罪的恶,看看这个世界就会知道,所有的恶行的源头就是自私。


而儿童作为最软弱,最需要被保护的群体,必然是最容易被罪恶,伤害到的一群人。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可以拥有的最无私的一种爱,应该就是母爱,大部分的父母都本能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所有的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创伤,而伤害我们最深的却都是父母。


随便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满屏的父母虐待孩子的消息,很多都是让人震惊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童年遭受身体虐待。每5个女性中、每13个男性中,就有一个童年遭受过性虐待。


每年有4.1万名儿童被照料者杀害(这一数字远低于实际数字)


情感虐待是最广泛的儿童虐待形式,在中国67.1%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


02


最无私的爱也是自私的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些事实不过是人性里面的黑暗,被挖出来曝光而已,还有很多的黑暗,根本就无法面对。


儿童节的思考,为什么说最“无私”的爱,本质上也是自私的


因为就算最“无私”的母爱,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没有人可以靠着自己抗拒和胜过,更不可做到完美。


我们做了很多年婚姻辅导,发现差不多所有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都与童年阴影有关,而每一个阴影差不多都是最亲近的父母所赐。


因为所有的父母都不完美,甚至他们爱孩子的方式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爱的,这种爱深深打着自私的烙印。


当然每个孩子也是自私的,所有的感受理解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感觉,被爱的标准自然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人们需要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感,其实就是“我很重要,你不能无视我!的呐喊。


这就是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差不多都有被无视、忽略、甚至被抛弃拒绝的经历,这些隐痛才是亲密关系中最可怕的陷阱。


很多在婚姻中吵到爆炸的人,其实都并不是针对对方,而是针对过去的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方帮助我们去完整曾经的不完美。


而我们的不完整和不完美,却是无论父母如何爱我们,呵护和陪伴我们都没有办法填满的。


但更加悲剧的是,因为我们父母的不完美和不完整,差不多所有人都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和创伤。


这些创伤就会让我们本能的去控制恶隐藏,或生出讨好的方式来自欺欺人,或生出反抗的方式来控制人生。


却发现左右都是死路,前后都没有退路,自己被囚禁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痛不欲生,却还要假装活得满足。


一方面幻想脱离父母的影响和控制,一方面又不敢断开脐带;既想在现在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满足,又想弥补童年时代的缺憾。


这也许就是每个儿童节对于成人来说最沉重的压力,最莫名其妙的烦躁,最匪夷所思崩溃的深层原因。


03


断不开的脐带


对于上面这些抽象的概念,可以用一个案例来解读,这个案例所呈现出来的就是陷在这种泥潭中的真相。

儿童节的思考,为什么说最“无私”的爱,本质上也是自私的

有个来自俄罗斯的讽刺动画短片《脐带》,短短6分钟,没有一句对白,却戳到了无数父母的软肋。


我想看完这个短片的人,可能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开始思考我们的“脐带”真的剪断了吗?


我们辅导过太多因为“脐带”没有断开的案例,有因此无法结婚的,也有因婆媳关系而走到离婚边缘的。


有一个案例就非常经典,David和他妈妈的状态简直就是这个短片的现实版。


David的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病逝,妈妈没有改嫁,而是一个人抚养他长大,其中的辛苦自是不用细说。


而妈妈对他的爱,也非常让人惊恐,他谈了四个女朋友,前三位基本是谈到妈妈知道后,就被结束。


最后的这位他非常喜欢,甚至因此和妈妈爆发过几次矛盾,前所未有的忤逆了妈妈的心。


结果妈妈在他面前自杀了两次,第二次差点没有抢救过来,虽然最后没事,但也撕裂了他的心。


这让他彻底在妈妈面前缴械投降,只能哭着和女朋友分手,从此再也不谈恋爱。


但也从此闷闷不乐,陷入重度抑郁,整个人都垮掉,让妈妈束手无策,甚至给他找女朋友也无济于事。


有意思的是,找我们咨询的不是David,而是他的妈妈,她因为曾在社区听过生命树的课,一路打听找到了我们。


我们把这个短片发给她看,也请她放给儿子看,然后安静等待,发过去不到十分钟,妈妈的电话就打过来,对面是崩溃后的泣不成声。


她说自己的人生就和这个动画片一样,只是她和孩子之间是一条看不见的“脐带”……


04


真正的医治


对于这样的悲剧,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声音,差不多都会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角度和视野来进行研究。


儿童节的思考,为什么说最“无私”的爱,本质上也是自私的


这些研究都在显示,孩子需要完成个体化分离,心智才能逐渐发育成熟,长成一个独立、完整、有力量的成年人。


纠缠共生对于孩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失去了真正“成人”的机会,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亲子关系,注定了他们人生必会进入悲剧。


当孩子的痛苦积攒到一定程度,人生就开始失控,他的攻击性便开始爆发,但这种罪疚感无法惩罚父母,就会毁灭自己。


这个案例中的David非常严重的抑郁,其实真正的真相就是他想用这种方式去惩罚妈妈,用自己的痛苦让妈妈崩溃。


当我们用家族图一点点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生命的真相,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


阻止儿子进入婚姻的妈妈,发现了自己因为丈夫去世,而把儿子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她的儿子成了她的偶像,自然就会痛不欲生。


被妈妈捆绑的这个儿子,发现自己因为依恋妈妈的保护,最后无力挣脱的绝望和崩溃,就是他最没有办法的自救和反抗。


亲子关系就成为幻想让自己得到医治和满足虚幻,彼此的伤害竟然让双方都以为是在爱对方。


真相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但是否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只有病人才需要医生一样。


只是这个病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灵魂的疾病,自然医生就不是医治我们身体和思想的医生,而是需要医治我们灵魂的医生。


但悲剧的是,我们对于灵魂的理解和认知实在是太过于愚昧,要么成为神话,要么成为宗教。


却没有办法进入到生命的程度,真正去思想生命的意义和奥秘,去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去面对人生的困难和伤痛,去思想发生这一切悲剧的真正原因!


但奇妙之处也就在这里,当我们的人生出现这些在人来看无能为力的悲剧,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的时候。


四面困住,左右为难的尽头,也许就是生命真正的机会,就是明白生命真相的机会,了解灵魂奥秘的恩典了。


在这个儿童节,是否有人真正愿意谦卑下来,思考一下人生?思考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


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自私?承认自己的无能无力?承认自己是一个灵魂有疾病的病人?


真正去寻找那位医病的大医生,去得到完全的释放和医治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儿童节   自私   国际儿童节   都会   脐带   无私   悲剧   真相   灵魂   父母   妈妈   生命   儿童   方式   孩子   人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