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单招生必知:体育单招的发展、变化和体制的健全

说起体育单招,相信很多人都会摸不着头脑,毕竟很多家长或学生从听说到考试从来就没有好好的去了解体育单招,那么,小万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我们口中的体育单招它的发展历程吧!


01

体育单招的发展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那时候体育单招仅有体院和部分综合院校收

报考人数较少,录取几率大

由报考的学校自主命题,自主测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文化课改成总局科教司命题

专业测试由高校自行组织测试

一直到21世纪初其中文化课和专业测试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2011年

文化课命题改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由最初的是高校各自命题到科教司命题,再到2011年的教育部命题。在此之前时候各高校还有“预科班”正是从2011年开始单招走向正规透明化。

2013年

2013年——文化考试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招生院校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确定,报院校所在地省级招办批准后执行。具备一级运动员、一级武士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原始分基础上增加30分;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原始分基础上增加50分。2013年的政策有利于一级和健将。


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年龄原则上不超过22周岁。一级运动员(含)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这一年还要求:运动训练专业录取的新生(含免试),具备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数须不低于该专业当年录取新生人数的15%;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新生(含免试),具备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数须不低于该专业当年录取新生人数的10%。


在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30%)及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014年

2014年最重大的变革就是要求信息公开:国家体育总局、招生院校及有关省级招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学函﹝2013﹞9号)要求,做好招生信息公开工作。招生院校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公示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和录取结果。考生资格及录取结果公示内容应包括,考生姓名、性别、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等级、文化成绩、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加分分值、录取结果等。有关信息在国家体育总局、招生院校及有关省级招办网站分别公示,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

2015年

2015年最大的变化,考务工作转由招生院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负责组织,既高校不在组织体育单招文化课测试,由各个省统一组织本省的考生进行统一考试。

2016年

体育单招的转折之年,由这一年,体育单招变得更加的公平合理。同时体育单招第二志愿在这一年诞生。同时文化课要求不低于180分过线。从这一年起一级和健将运动员由原来的加分变成降分录取。

1、考生依据招生院校招生简章公布的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志愿顺序。

2、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总分(满分600分)的30%,在此基础上由各招生院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文化成绩和体育专业成绩的录取规则,分项目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3、招生院校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院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院校文化考试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2017年

从这一年明确要求专项录取不低于40分(以前国家没有规定,学校自己规定录取线)。明确单招被录取,则不能被高水平等其他通道录取。


这一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高校不再组织部分优秀运动员文化考试,此部分改成参加单招文化课考试。

1、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180分的基础上,由各招生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明确了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由各招生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

2、给出了综合分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

3、招生院校原则上依据本校录取率确定分项目招生计划数,上线考生依据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优先录取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再录取二志愿。

2018年

1、专业测试由各校组织考试变成全国分片区统考取消了部分项目(柔道、摔跤等)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2018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专项由原来的校考,变成全国统考,这样就促进了体育单招招生的公平竞争原则,一志愿和二志愿分别可以进行两次测试。

2019年

2019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简化了现场确认所需要的材料,在此之前需要带上二级证原件以及获奖证书等材料,但是2019年不需要了,明确了等级证书的有效期为自审批之日起10年内均可参加考试(外界传闻的3年有效期均为假),对年龄没有了限制。

2020年和2021年

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统一了高水平和体育单招的部分项目的考试,例如游泳、足球、击剑、武术、跆拳道等项目进行了统一。同时疫情对于体育单招的格局进行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2018年到2019年一志愿和二志愿可以考两次,很多考生把二志愿当成是一次适应性的测试。那么受疫情影响,专业测试就变成了一次。

无形中增加了专项测试的压力,给考生也增添了难度。


02

体育单招的变化

这么些年来,体育单招也由之前的几所院校变成了现在的156所体育单招院校,在此,小万也整理了一份表单:

体育单招生必知:体育单招的发展、变化和体制的健全

从已有的记录来看招收运动训练专业每年呈现3%-4%的增长率进行增加,招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每年呈现2%-3%的增长趋势增长。因而招收体育单招的院校基本上每年都有所增加。


03

体育单招的健全

除了体育单招院校慢慢变多,体育招生的项目也在逐步的增加,比如攀岩和三人制篮球就是在2020年附加在体育单招专项中的,2021年又增加了空手道专项。

可以说,专项的增加不仅证明了体育单招的多样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体育单招也越来越国际化和优秀化!

体育单招生必知:体育单招的发展、变化和体制的健全

其实不仅是专项方面,还有体育单招的录取率以及录取人数上面,虽然说体育单招的录取率在近四年持续走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招的人数也慢慢变多了,对于更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上大学的好机会,难道不是吗?

体育单招生必知:体育单招的发展、变化和体制的健全

体育单招生必知:体育单招的发展、变化和体制的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体育   命题   运动员   考生   专项   志愿   体制   人数   院校   等级   成绩   资格   组织   测试   文化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