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01

2018年9月13日,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来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在另外两个外地人协助下,要将300万元转账。

目测年龄超过八旬,两个外地人口音,转账金额非常巨大,老人也不清楚转账的账户,等等这些条件,马上引起了银行人员的警觉。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这太符合电信诈骗案件的所有特征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银行柜台人员和大堂经理在稳住四人的同时,偷偷报了警。

最终,警察到来之后,发现这不仅不是一起诈骗案件,而是一起催人泪下的感人传奇。

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亿万网友关注,瞬间登上热搜。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4个月后,2019年2月18日晚,这两位慈祥的老人来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他们穿着褪色的空军迷彩服,互相搀扶着登上颁奖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颁奖词这样写到:

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海,灌溉一世的乡愁,以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他们就是马旭和丈夫颜学庸夫妇。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在耄耋之年,马旭和老伴颜学庸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全部捐给了马旭的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

更让所有人惊叹的是她一生的传奇经历:中国首位女空降兵、为了跳伞做了绝育手术、毕生经历奉献给医学、一生清贫却捐款千万……

02

1933年5月,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她的祖父曾经是清朝宫里的御医。

由于父亲早逝,她和弟弟的生活全靠母亲说书维持。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47年,刚满14岁的马旭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发的前一夜,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把一枚铜钱缝在她的衣服口袋里,叮嘱她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

14岁的马旭,还不能理解母亲的伤感。没想到,这一离开家乡,直到母亲去世她也没回到过家乡,这成了马旭一生的遗憾。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入伍后,由于之前学过中医,她被派往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主要学习战场救护。

半年培训结束之后,马旭回到老部队,成为连队卫生员。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48年,辽沈战役率先爆发,她背着红十字药箱奔赴战场。

作为战地卫生员,她不仅在枪林弹雨中救护伤员,自己还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并光荣负伤。战役结束后,她还被授予“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马旭积极报名上前线,她分在15军45师,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在同一个师,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由于战场表现突出,马旭先后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

03

回国后,1954年,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

1956年,23岁的她,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在一次下部队偶然巡诊的时候,她听说由于作战部队一线缺野战军医,官兵看病非常难。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57年,在很多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她放弃大好前程,主动提出调离武汉军区总医院,点名要去15军45师,也就是她的老部队,去做一名艰苦的野战军医。

1961年,根据军委命令,15军由陆军改编为解放军首支空降兵部队,马旭将主要从事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工作。

作为空降兵的军医,如果自己不懂跳伞,还怎么去给战士治疗空降训练中的伤病。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62年,马旭当时刚和颜学庸新婚不久,她就找当时的师领导,要积极参加空降训练。

师领导很为难,因为马旭身高1.53米,体重只有75斤,根本就不符合空降兵的标准,但马旭没有气馁。

为了能够跳伞,白天她在忙完工作后,跑到训练场跟着伞兵学习,晚上战士们回去后,她就借着月光训练。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对于女人而言,怀孕生育意味着空降跳伞事业的终结。她征得丈夫同意,悄悄做了绝育手术,并咬破手指写了血书。

有次,师长检查训练,马旭又来找他,他被软磨硬泡的没有办法,脱口而出:“如果你比部队战士跳得好,就让你上。如果你部队战士差,以后就不要再提此事!”

马旭二话没说,跳上平台,连跳三次,动作干净利索,赢得战士们满堂喝彩。

师长无话可说,只能批准,马旭拿到了当伞兵的“入场券”。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正式跳伞,并在此后20多年间,她跳伞140多次,而且遍布丛林山壑、皑皑雪原、碧波南海、大漠戈壁。

直到1984年3月,51岁的马旭还跳伞两次,她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首位女空降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04

马旭在完成跳伞任务的同时,不忘记自己的本职,她重点围绕伞兵落地不稳造成脚踝扭伤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她和丈夫查阅了大量资料,1983年4月,研制出了“空气护踝”。

护踝可使跳伞着陆时的冲击力减半,扭伤情况接近零,而且远远优于美国和前苏联的伞兵护踝,《解放军报》曾以通栏大标题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1996年3月,年过六旬并且已经离休的马旭,再次获得“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除此之外,几十年来,马旭和丈夫颜学庸还编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和《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空降兵在这方面的空白。

随着年龄的增大,面对荣誉和财富,马旭总觉得缺点什么。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木兰县,她从参军再也没有返回过,这始终是她抹不去的那股乡愁。

马旭心里萌生了一个愿望,就是把毕生积蓄捐出去用于木兰县的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丈夫颜学庸非常支持她这个愿望。

为此,他们把自己在武汉房子卖了400万元,加上多年的稿费、退休金、专利费等,凑了1000万元,等待合适的时机捐献。

05

2017年9月,她的一位在东北工作的老领导,帮她牵线搭桥联系上了木兰县政府。

一年之后,2018年9月13日,木兰县派专人和马旭夫妇对接,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那一天,马旭夫妇捐出了第一笔300万元。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按照约定,2019年4月8日,在第二笔700万元也捐给了自己的家乡木兰。

马旭夫妇完成了捐款1000万元的愿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马旭说:“我将这些钱交给木兰县政府就像交给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些钱若能为家乡教育、文化起到一点作用,我就心满意足了。”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接到马旭的捐款后,木兰县政府与他们夫妇协商,决定在县城修建一个“马旭文博艺术中心”,用于革命传统教育、文化艺术活动等。

2021年6月30日,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建成,马旭夫妇亲自为其揭牌。

马旭说:“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做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

她是中国首位女空降兵,85岁捐1000万,为跳伞选择绝育,感动中国

任何时代,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辈子不为名利、物质所困,不争不抢,安贫乐道。

马旭夫妇,就是这样的人,在人生的风烛残年,依旧发光发热,用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无疆!

参考资料:

1.《感动中国的马旭奶奶:归来半生仍是少年》

2.《新中国首位女空降兵的传奇人生》

3.《一位“千万富翁”的大爱善举》

4.《马旭: 豪情壮志展翼万里蓝天 家国情怀诠释大爱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空降兵   首位   木兰   木兰县   卫生员   伞兵   军医   武汉   县政府   毕生   中国   夫妇   部队   家乡   丈夫   母亲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