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01

在13军38师的战史上,有这么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的兵龄非常短,从入伍到牺牲仅仅54天。虽然官方没有统计,可能他就是13军牺牲烈士中兵龄最短的。

但是他作战非常勇敢,在攻克越南西北重镇柑榶的任务中,为了吸引敌人火力,忍着生理极限在烈火中爬行了120米,最后壮烈牺牲,年仅18岁。

他就是彝族新兵战士李启。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1961年,李启出生在云南昆明富民县一个贫穷的彝族家庭。从他记事起,童年留给他最深的记忆就是家里很穷,每天都吃不饱饭。

他的父亲母亲没有文化,就靠着种了几亩薄田、上山砍柴烧炭养活这个7口之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上小学开始,每天放学回到家,他都要帮母亲抬水、挖野菜、拾柴火、打猪草,有时候还要走几十里山路到周围地区去卖炭。贫寒的生活造就了李启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的性格。

1978年底,越南仗着苏联撑腰,野心不断膨胀,不断对我边境武装挑衅,打死打伤我军民,中越边境形势骤然升温。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虽然李启所在的富民县离中越边境还有七百多公里,但是昆明军区在云南省会昆明。李启进城发现富民县的军车明显多了起来,村里广播每天都在播放着越南一方的挑衅行为,这一切暗示着战争一触即发。

1978年12月,富民县武装部征兵,李启对越南的行为早就恨之入骨,他主动要求报名参军。可是家里人并不同意他当兵,因为这批兵是去中越边境打仗,打仗就意味着流血牺牲。

于是,李启偷偷地去武装部报名,等到入伍批准书发下来,家里也只好同意。

02

1979年1月,李启入伍来到13军38师112团4连3班当兵。13军长期驻守云南,是解放军中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丛林作战的部队,素有“山中猛虎”的称号。

当时112团已经接到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预先号令,全团都在展开临战训练。李启一来到连队就开始参加大强度训练。

早晚各一个5公里,还要跑400米障碍,白天、夜间都进行冲锋枪、机枪射击和手榴弹实投训练,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但是李启长期在山里干活,身子底子好,适应很快。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经过30多天的临战训练,李启从一个农村青年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各项考核科目都是优秀。

战前,班长问李启:打仗怕不怕?李启干脆利落地回答: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1979年2月17日拂晓,万炮齐发,大地颤抖,火光像朝霞一样映红了天空。凌晨4时,38师按照作战任务分工,分批次渡过红河,随即展开围歼敌防御前沿支撑点的越军。4天之内,部队势如破竹,连续攻占谷柳、坝洒、保胜等要点。

李启虽然是新兵,但是求战心切,英勇顽强,始终冲在前面。2月18日下午,和兄弟部队执行搜山任务,毙敌1人,这是他击毙的第一名敌人。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2月21日,中央军委指示“要在柑榶地区打一个打仗、打一个恶仗”。昆明军区司令杨得志随即安排13军作战部署:39师攻占代乃,坚决阻止越军316A师东援;37师和38师分别从左右两翼实施钳形突击,分割围歼柑榶之敌。

2月23日7时,在6公里的进攻正面上,13军集中了7个师属炮兵团共计564门地炮,火力准备25分钟,对于当面越军以重大杀伤和震撼。随即,步兵发起冲击,1小时突破正面敌防御,向敌纵深挺进。

03

2月23日9时,4连向柑榶外围的无名高地、219高地、369高地发起进攻。这3个高地连接在一起,易守难攻,越军一个营指挥所带一个连在这里依险固守。

战斗开始后,子弹在战场上横飞,李启不顾危险,一会匍匐,一会跃进,跨过公路,跳进小河,向敌猛冲。

很快,他和突击排的战友一起占领了敌无名高地。敌人迅速对无名高地发起反扑,李启沉着冷静,连续击毙2个敌人,坚守了阵地。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下午3时,4连向369高地发起进攻,李启跟随突击排从右翼向敌营指挥所进攻。当前进到距离敌指挥所300米,敌人突然打出燃烧弹,瞬间突击排正面的茅草烧起熊熊大火。同时,借助火势,敌人集中火力向突击排射击。

突击排的7名战士随即负伤,李启的左大腿也中弹5发,形势万分危急。连长马上发出命令,改变主攻方向,向高地左侧插上去消灭敌人。

这时,李启想站起来,吸引敌人火力,掩护战友向左侧进攻。他硬撑着起来,但是左腿已经骨折,鲜血在呼呼地流,右臀部又被敌人打中一枪,瞬间倒在地上。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3班长张仕和匍匐过去给他包扎,他一把推开班长:不要管我,我今天肯定牺牲了,赶快带着班里同志转移。

张仕和把他摁住包扎好后,背起他就向左侧转移,李启使足全身力气从班长背上挣扎着下来,继续伏在草地上迎着烈火一边匍匐一边向敌人射击。

战斗小组长李文军急得大声呼喊:回来,你给我回来。但是,李启却头也不回,一直向前爬去。

04

李启爬过第一道火墙后,烈火烧着了他的衣服,他忍着剧痛,以惊人的意志力,一边爬行,一边向敌人射击,连续击毙了2名敌人,吸引了敌营指挥所大部分火力。

当爬出20米后,第二道火墙又摆在他的面前。此时的李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忍着剧痛爬向火墙壮烈牺牲。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最终,由于李启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一排和二排迅速转移,从左侧冲上高地,迂回敌后,出其不意地歼灭了敌人。

在打扫战场时,从李启左腿负伤的地方开始,到他在第二道火墙牺牲,他以顽强的革命斗志爬行了120米。

战后,李启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战士”“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战功,安葬在云南烈士陵园。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42年前,一个18岁的热血彝族青年,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全,放弃自己的生命,然后微笑着转身消失在烈火中。

42年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早已对他知之甚少。翻遍整个网络,李启烈士的照片只有三张,一张肖像画、一张模糊的拿枪射击照片和他的墓碑照片

如果李启没有牺牲,今年正好60岁,已经儿孙满堂,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对越反击战,他兵龄54天参战,为吸引敌火力烈火中爬行120米牺牲

一个人生理上的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死亡,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他后,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今天,把李启烈士的英勇事迹写出来,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就永远不会被人忘记,有人记得他就意味着他没有牺牲,他还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向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英雄们致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火力   中央军委   烈火   彝族   富民县   越军   牺牲   火墙   指挥所   越南   反击战   作战   高地   边境   班长   敌人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