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若选择了与美国为伍,那就要做好在贪婪中迷失自我、在恐惧中坠入深渊的准备。历史证明,趟过这摊“污水”的人,少有“出淤泥而不染”的。

6月18日,局势再次发生了改变。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当地时间17日傍晚,部分巴勒斯坦民众聚集在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附近,举行抗议示威活动。随后,以色列警方使用闪光震爆弹对其进行驱逐,并最终逮捕了8名巴勒斯坦人。

18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对哈马斯武装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注意,这已经是以色列新政府自上台以来,对巴勒斯坦发起的第二次空袭了。

当然,还是一样的理由——回应哈马斯武装的挑衅行为。据悉,哈马斯武装已连续3天向以色列南部放飞燃烧气球,引发数十起大火,并烧毁了大片丛林田地。

在空袭之后,贝内特发出威胁,“如果哈马斯武装继续向以色列放飞燃烧气球,以军将会发起新一轮打击报复行动”。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可见,这场停息不久的混乱又有了起势的苗头。

那么,在巴以达成停火协议、新政府还没站稳脚跟的情况下,贝内特动作如此之大,其背后自然也是有着不一样的深意。

下面简单谈3点。

一、以色列在转移战略

不同于内塔尼亚胡的“无差别攻击”,新政府发动的2次袭击都提前告知加沙地带的居民远离这些军事目标,截至目前,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很明显,贝内特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转变方向将所有火力对准哈马斯。避免无辜人员的伤亡,就可以削弱外界的舆论压力的同时完成精准打击。

二、贝内特在“双向示威”

对内,刚成立的新政府中融入了阿拉伯政党,要想减弱自家分歧,贝内特必须在一开始树立威信,对巴勒斯坦动武便是耀武扬威的一种方式。

对外,哈马斯的“燃烧气球”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侮辱性”却极强。作为“新官上任”,为了笼络民心,自然不能在敌对势力面前示弱

三、美国的态度很有意思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在以色列新政府上台的第一天,拜登便送去了贺电,并且扬言要“协助”贝内特促进巴以和平进展

可如今,以色列的战机都飞到加沙2次了,白宫却沉默了。

另一边,贝内特就职前表态,会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以色列的“恢复工作”上,但事实是,其上任的第4天,便向哈马斯开火了。

所以,种种现象表明,以色列的做法或是迫于无奈,不排除美国在背后“玩小动作”的可能。

毕竟,一旦巴以开战,不仅可以转移外界的注意力、吸引俄罗斯在中东的火力,还能进一步推进白宫蚕食中东甚是印太的目标。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说到底,美国或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如此一来,以色列出其不意的进攻,拜登阴晴不定的态度就有了缘由。

果然,能驱使人行动的只有“利益”和“恐惧”。

利益在哪?以色列的新政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党派林立、宗教参与,这就意味着新政府来得似乎更为薄弱

为了不落得内塔尼亚胡的下场,心甘情愿地成为华盛顿的“打工人”对于现在的贝内特或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庇护,并且得到对巴勒斯坦发起全面进攻的背后支撑。

局势变了?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空袭,巴以冲突升级,美国却沉默了

恐惧更不用说,这也是长时间以来,以色列臣服于美国的重要理由。

所以,内塔尼亚胡下台前曾说过,“新政府没有勇气对美国说不”,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以色列可能又被完全捏在了白宫手中。

最终,要么成为下一个“小美国”,要么成为美国“征战四方”的牺牲品,可笑的是,两者的结局似乎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哈马斯   以色列   大马士革   美国   不扶自直   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   中东   白宫   火力   局势   气球   外界   新政府   恐惧   冲突   目标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