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杂谈

《扫黑风暴》的热度反映了一个事实,人民心中痛恨恶。剧中人物角色鲜活,个个演技在线。尤其孙兴这个角色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刚才在一《扫黑风暴》影视评论区看见一评论发人深思“人们为什么会记住会坏人,而对好人没有那么好的印象记忆……”。有感而发写下以下杂谈。

我想了想,类似的例子似乎很多,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如地雷战,地道战中的鬼子,还有这些年很火的角色:刘华强,吴站长,高科长等等。和这些角色相对应的正面形象都很出色,经典的角色历久弥新,而人们对反面角色也记忆深刻且持久。

我想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1.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从这个角度讲善恶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对恶的痛恨来源于自身感受,恶的相对评价标准便是善,而善是大众均能普遍认知和认同的价值观。正因为须要善才痛恨恶,而痛恨恶所以记忆深刻,它可能触动了你对恶的认知。

2.从角色本身来讲,正如很多网友认为恶人角色的空间可能更具有塑造性,而善的塑造须要符合大众期待。

3.人性是什么?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种答案。但雪中送炭肯定比锦上添花更让人铭记。

4.人之初性本善。可后来人性为什么变得复杂,有些人善恶不分?可见后期人的三观塑造是须要正向强化的。有这样一个职场的心理测试,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这个测试是这样的,取一张A4白纸,在纸的正中间画一个黑点,然后举起来问被测试者看见了什么?据做过测试的人统计,99%的初次测试者都首先看见这个黑点。而第二次测试的人首先都看见白色的部分。这说明了什么呢?

《扫黑风暴》是部好剧,所以它的众多角色才让观众印象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道德经   在线   善才   地雷战   风暴   黑点   大众   善恶   认知   杂谈   深刻   人性   观众   角色   印象   测试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