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本文为@枫彧 原创,国球汇经授权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这篇文章的灵感源于大学时代,被高等物理支配时的恐惧……如果相对论都像乒乓球这么有意思,那我....也当不了物理学家。好了,闲话莫提,言归正传。


1、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放在乒乓球领域,也许更长的斜线能打出更高的质量,但是更短的直线却往往更让人猝不及防。


2、以前大家常说“女子打法男性化”,而乒乓球进入新材料大球时代后,回合变多、旋转变弱,大家都守在中近台拼摆速怼上旋球,又有一点“男子打法女性化”的味道了。


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3、新手怕转,高手怕快。我自己再胡诌一句:“顶级高手怕忽快忽慢、忽转忽不转、忽轻忽重……”


4、乒乓球是圆的,球桌却是方的。圆形的乒乓球代表“一切皆有可能”,方形的球桌代表“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算你的球风浪出天际,打不到台上这一亩三分地,还是你输。


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5、练球时一般要求尽量多打几个回合,比赛时则要追求一击制胜。训练是为了比赛,比赛却是为了获胜。比赛赢了要保持训练,比赛输了更要强化训练。


“训练猛如虎,实战零比五”,训练和比赛之间隔着一条肉眼不可见的鸿沟,也是业余球友们经常翻车的“阴沟”,又不可不察啊。


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6、比赛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么主动寻求变化“赌一把”,要么凭借技术厚度“顶一下”。


7、正手能力决定了成绩的上限,反手能力则决定了成绩的下限,而前三板技术,则是能够出成绩的基础。这个是我自己总结的,参考了吴敬平指导《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书里的观点,过了一年多还是觉得挺经典的,可以翻出来晒晒太阳。


详细论述参见本人拙作:直板打法出路何在?这3点值得深思!,欢迎大家挖坟考古。


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8、先进的打法并不一定是最强的,传统的打法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完美的技术,也没有完美的器材,但是可以有完美的运动员。


9、能主动改变来球的旋转性质,说明你乒乓球已经入了门。把下旋球变为上旋球相对容易,但除了削球打法,能把上旋球变成下旋球的技术都是神技。当然,还有长胶进攻打法这种“歪门邪道”(咬牙切齿+痛苦面具)……


能从乒乓球中读懂这些,绝对是“球痴”无疑了!-国球汇


10、每个乒乓球的大小、重量、弹性都几乎一模一样,可为何打出了千变万化、百般不同的风格?因为球风就是人品,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打出什么样的球风。


你以为我要讲物理,其实我在跟你聊哲理;披着物理学的“外衣”,讲的都是哲学的“内里”。一不小心居然还押上韵了,溜了溜了……


(未完可续可不续……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球友们,下一篇文章您们怎么看?请用你的神评论将我按在评论区反复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神技   乒乓球   歪门邪道   国球   球风   球友   打法   主动   观点   物理   成绩   能力   完美   代表   高手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