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国产电影大盘点之《流浪地球》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进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国产电影,那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流浪地球》

优秀国产电影大盘点之《流浪地球》

基本信息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执导,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吴京特别出演。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 。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

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该片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

剧情简介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

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领航员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他带着妹妹韩朵朵(赵今麦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优秀国产电影大盘点之《流浪地球》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12年,中影股份购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版权《流浪地球》,2014年中影股份就决定了要启动《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工作,2015年确定了郭帆作为影片的导演,2017年寻求合作伙伴北京文化加入到项目当中,和中影作为影片的主出品方 。

前期准备

《流浪地球》在筹备期间做的大量工作,为拍摄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引入了VR堪镜技术协助美术的置景工作。拍摄前,团队制作了8000余格的分镜、30多分钟的动态预览、详尽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案以及以镜头为单位的统筹和通告单等,所有的这些工业化流程的探索和准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的浪费并提高工作效率 。

拍摄场景

《流浪地球》在东方影都开机拍摄,使用了影视产业园8座摄影棚,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电影开篇为整个地下城的长镜头,围绕着一棵倒掉的大树,有书店、小吃店、舞龙、彩灯等场景,这组镜头是在影视产业园20号摄影棚中完成拍摄的。电影中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的助推下开启流浪之旅,行星发动机的视觉元素是在影视产业园12号摄影棚置景拍摄的。为呈现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奇观,美术团队从线稿、上色到动态预览,设计了十几版方案,对置景车间的细节精雕细琢 。

道具制作

影片中所有的道具,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了多件道具来满足拍摄的需求,导演更是亲自上手测试道具,调整细节。电影中最为的吸睛的重要道具,防护服由两家公司合力完成——北京物理特效421工作室及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强强联手。防护服在最初概念阶段就设定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最为直观的就是民用的要“软”,军用的要“硬”,北京421工作室按照郭帆导演与郜昂带领的美术组定下的“重工业质感”及写实的设计基调,专门为《流浪地球》设计并制作了5套军用外骨骼装甲,15套头盔及背包,还有19套软质防护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特殊道具制作。

特效镜头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视效镜头达到4000个,最后缩减到2200个,这一数量仍超过了一些常规电影全片的镜头量。其中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比如用全CG镜头将上海砌入冰墙等等。影片还专门成立了UI组,负责片中所有仪表和显示屏交互界面的设计。为了提高真实感,让屏幕反射在演员脸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动更加逼真,剧组全程坚持实景UI拍摄。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18年12月25日,电影《流浪地球》在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的中华航天博物馆举办发布会,并公布影片预告与概念海报,同时宣布定档2019大年初一上映。11月4日,该片发布科幻特辑。特辑中制片人龚格尔向大家讲述了影片筹拍、特效制作等从无到有的 心酸历程。12月3日,电影发布“行星发动机”版预告及“行星发动机城市版”海报 。12月12日,电影公布“行星发动机全景版”海报,展现了发动机全貌和未来世界的生存环境,将原著中的文字转化为视觉呈现。12月19日,电影发布“创想特辑”,特辑中影片原著兼监制刘慈欣以第一人称视角为观众口述了想象成为影像的感受,走进了影片幕后,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悉数呈现 。

2019年1月8日,影片发布了“意义特辑”与 “冒险小分队”角色海报。1月14日,发布“父与子”版预告片,与此同时,影片还发布两款“冒险一搏”主题海报 。1月16日,电影公布了IMAX专属海报。穿着宇航服准备拯救地球的年轻人背对观众,黑色的涂装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1月21日,电影发布终极预告。1月28日,电影在北京举行首映发布会。2月3日,电影发布充满童趣的想象力主题海报 。2月7日,电影发布众人拾柴特辑 。

影片评价

优秀国产电影大盘点之《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电影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人民日报 》评)

影片从精神层面来说,在电影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长久以来,中国的很多电影用带有中国特色的IP和故事情节来体现非本土的价值观,从而使电影整体呈现出违和的感觉。《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巧妙,使观众在科幻场景中看到的依旧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人,体会到的依旧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光明日报》评)

《流浪地球》剧情中的种种反套路设置,是对于末世危机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科学合理的设想,并做出了中国特色。山挡路了移走,海成灾了填掉,天破了补起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融于中国人血脉中与天地抗争的豪情,与面对末世争生机、寻希望的电影主题异常合拍。影片凸显不惧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饱和式救援。首先在于它掐中了观众痛点,成为中国科幻电影攀登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满足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影片具有中国特色,是富有中国气质的独特创新。(《经济日报》评)

《流浪地球》带有浓厚的中国哲学和印记,片中隐而不现但始终横贯的主题,可以归纳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哲思,故事的缘起和结束都在于家庭和传承,具有浓重的中国“家国情怀”。(台湾《旺报》评)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香港商报》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是要维护同一个人类的安全和福祉,不能因为某个人群、族群的自私性和优越感,而毁灭了这个星球,让全人类遭殃。尽管《流浪地球》描述的场景,在可预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电影立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却是十分高明、积极和正确。(香港《文汇报》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地球   防护服   特辑   行星   北京   中国   道具   发动机   海报   观众   镜头   人类   影片   优秀   国产电影   故事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