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

“我宁愿用一小杯的真爱,织成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的家具,组成一个索然无趣的家庭。”


家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也是我们前进的力量。


我们和家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美国政治家林肯说:“亲人不睦家必败。”


好的家庭一定是相互平等,互不亏欠,才能和睦幸福。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夫妻之间互不相欠,爱意更浓


两个人能从茫茫人海相遇相知,走入婚姻,携手到白头,这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然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整日待在一起就够了,还需要维护好感情,婚姻才能长长久久,让两个人都处在一个情感舒适状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这样形容婚姻:

“生活是双方共同经营的葡萄园,两人一同培植葡萄,一起收获。”


男人跟女人的结合,是一个家庭成立的基础,互相你来我往,为共同的小家付出,才能让小日子越过越顺,感情也随之升温。


“科学之光”严济慈先生,一生致力于光学研究领域,他能把精力高度集中在研究上,离不开妻子张宗英的默默支持。


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严济慈大部分的时间泡在实验室里,每当有人来找他,张宗英总说:“他除了吃饭、睡觉在家,星期天也在实验室。”


家里大小事宜都由张宗英一肩挑,洗衣、做饭、打扫……


培养出五个出类拔萃的儿子,更是张宗英一辈子的骄傲。


1984年张宗英去世时,严济慈也是83岁的老人了,他在家里安置了一个单独的房间,每天早晨醒来,都要在妻子遗像前三鞠躬,再静静地坐三五分钟。


严济慈曾在信中对妻子说:

“回想这二十五年来,对不起您的地方太多了,总之,是牺牲了您,成就了我。”


对于妻子的付出,严济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懂得妻子,也感激妻子。


然而对于张宗英来说这不是牺牲,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


夫妻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建设好家庭,彼此感恩对方的付出,没有亏欠,更没有计较,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从来没有什么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即使是最亲近的夫妻关系,也应该有来有往,互相感恩,又互相理解。


夫妻之间情字为先,互相信任、包容、理解,两个人始终保持统一高度,这才能长长久久走下去。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婆媳翁婿互不相欠,关系更近


经常听到有婆婆对儿媳说:“我把你当成女儿一样疼”。


也有岳父对女婿说:“你就是我们家的儿子。”


其实婆媳关系跟翁婿关系,更多的是基于儿女的婚姻才成立的,彼此之间感情没有长期相伴的基础,因为子女的爱意才成为一家人。


适当降低一些“应该”,才能相处和谐。


曾经大火的电视剧《双面胶》中就有不少婆媳矛盾的名场面。


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爱上略显粗糙的大小伙,两个人的家庭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女人一副什么都要听我的,一切得围着自己转的模样。


一开始婆婆把自己的身份低到“贴身厨子”,精心照顾小两口的生活起居,相处还算和谐。


但时间一长在家庭里付出比较多的婆婆理所当然地开始插手小两口的事情,各种细节矛盾渐渐展现出来。


婆婆一副男尊女卑的旧思想,自己儿子不回来吃饭,干脆不开火吃冷饭。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端上桌的肉数着块,话里话外说儿媳妇吃肉多,自己儿子没的可吃了。


在面对夫妻两人的生育问题,公婆更是直接把儿媳训哭:

“你这是自私,你考虑过老人的感受吗?”


最后,矛盾越发不可收拾,丈夫也掺合其中,儿媳撕破脸让老人滚,儿子也气不过和妻子动起手来。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好好的生活被搅得一地鸡毛。


说到底还是不懂得互不相欠的道理。


婆媳之间没那么多的理所应当,做好自己,互不相欠才是相处之道。


双方都是有太多“应该”的期望,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好的家庭关系里,无论是婆媳还是翁婿,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互不相欠,常怀感恩的心,而不是理所当然接受另一方的照顾。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兄弟姐妹互不相欠,情谊更深


电视剧《都挺好》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不是苏大强,而是这一对从小打到大的兄妹。


小的时候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了兄妹一辈子。


母亲把好吃的全部留给哥哥,而妹妹连买个补习材料的钱都不给。


妹妹连自己唯一的房间也要被迫让出去,最后还因为学费问题被父母篡改志愿去了不想去的学校,只为了省下钱供哥哥读书。


时间长了,哥哥自己也认为妹妹不过是要嫁出去的外人,不必对她多好。


因此小时候哥哥三番五次打妹妹,即使后来长大了生气了仍然大打出手把妹妹打进医院,甚至自己都被警察关进去了。


兄弟姐妹原本是这个世界上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能够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亲人。


可在哥哥心目中,妹妹始终是欠自己的。


在妹妹心中,哥哥对自己造成的伤害那么多,他才是亏欠自己的人。


这样互相亏欠的关系使得哥哥抬手就打,也让妹妹也打心底记恨自己的亲人。


矛盾才会一步步加深。


在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没有谁有义务一定要照顾谁。


当大家都秉持互相平等的心态的时候,才会让彼此的相处更自在。


毕竟父母给予我们手足的意义,是共同成长,彼此陪伴,平等互助。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互不亏欠

长辈子女互不相欠,终得传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良好的家庭中,父母善良和睦、互敬互爱和互让是教育影响的主要力量。”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什么样子,孩子大概率也会长成什么样子。


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我供你吃供你穿,你就是这样对我的?”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预先设定好的轨迹生活下去,如果稍稍偏离,便要站出来指责。


人们对爱情或许很宽容,但是对于子女却太过苛刻。


我为你付出一切,你就要听我的话,不可以违背我的意愿。


似乎在一部分这样的父母眼里,孩子生下来就是欠自己的,就是来还债的。


一边父母为了孩子的不听劝而抓耳挠腮彻夜难眠,一边孩子为了摆脱这种束缚辗转反侧。


但就像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的那样: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为你而生。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以思想……”


孩子不欠父母的,父母同样不欠孩子的。


网上有一个话题是:你会为了孩子而忍受不幸福的婚姻吗?


虽然大部分网友选择了“不会”,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会为了孩子隐忍。


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就有不少家长选择离婚。


原本以为只是网上的遥不可及的段子,却不曾想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离婚这种只属于两个人的感情纠葛,逐渐掺杂进去第三个人——子女。


“离婚就是对不起孩子”这种念头深深地扎在很多父母的心里。


为此他们隐忍不发,甚至十几年如一日过着空壳一般的婚姻。


其实,谁也不是完美的人,父母跟子女之间,并没有谁欠谁的,应该各自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毕竟都是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当父母,两个新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才是正道。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在磕磕绊绊中前行,子女也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等子女也为人父母,长辈和子女互不相欠的亲情就能得到延续,这份爱才能传承下去。



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说:

“没有和睦的家庭,便没有安定的社会。”


学者梁实秋也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碜。


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更有责任跟家人相处好,把这个家维护好。


彼此平等相处,不亏不欠,彼此和睦相处,才会更让这个家被我们深深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翁婿   济慈   家庭   儿媳   婆媳   婆婆   子女   妻子   儿子   哥哥   父母   状态   婚姻   妹妹   关系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