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那么遗憾就会少很多。

其实,每个人都不希望遗憾,遗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造成一切遗憾的根源,就是时间。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通常把时间和空间混在一起,称为:时空。

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有三个坐标,X、Y、Z,这三个坐标轴彼此独立。

因为这三个坐标轴是独立的,所以我们才可以从1楼走到2楼,也可以在房间里任意一个角落移动。

假如空间三个坐标轴不是独立的,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我们怎么走,周围的景物都会跟着我们。

时间就是这样,和空间随动。

我们在时间里只能停留在一个点上。用古希腊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时间紧紧依附在空间的三个维度上,不可分离。

穿越时空的事情,就像《你好,李焕英》中的女儿穿越了时空漩涡,只能在影视作品里面表现。

人类的科学家一直在幻想,如何把时间这个维度从三维空间中剥离出来。

一旦时间维度被剥离,能够带来的第1个效应就是可以瞬间转移;第2个效应可以实现反重力飞行;第3个效应可以回到过去。

仅仅瞬间转移就能够带来丰富的想象,在商场里拿着100克拉的钻石爱不释手,但是又不想掏钱,然后瞬间转移,当然,这是非法的,但是用在军事上却是合法的。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本着大力出奇迹的原则,1943年美国进行了一场撕裂时空的实验:费城实验。

实验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船坞里进行,最开始的目的是用超强的电磁场让一艘军舰在雷达上消失(也有说法是让军舰在可见光下消失)。

参加实验的军舰,是驱逐舰埃尔德里奇号(USS Eldridge DE-173),随着电磁场的强度不断增强,海面上腾起了蓝绿色的烟雾,随后军舰消失了。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实验的最终结果仍然是保密的。据透露出来的消息说,军舰出现在了几百公里以外,舰上的水手多人消失。幸存下来的人,有的被严重的灼伤,有的身体和军舰上的钢铁融合在了一起。

这个事件,后来被拍成了电影《费城实验》。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远在美国之前,纳粹德国就寻求过制造时空通道的方法,也曾经派人去西藏寻找地球“能量轴心”。

西藏的冈仁波切山,是印度教、藏传佛教和西藏本地苯教共指的圣山。一直传说在西藏有一个地球的“能量轴”,至于纳粹是怎么听到这样传言的,没有确切考证过。但是纳粹曾经专门派人深入西藏地区,寻找这个“能量轴”确有其事。

从18世纪到20世纪,200年时间里,德国为全世界贡献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哲学家中的一半以上。高斯、黎曼、希尔伯特、诺特、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等,不胜枚举。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虽然在反犹过程中有相当多的犹太科学家被迫远走他乡,但是剩下的科学家群体仍然十分强大,这也是纳粹发动战争的底气。强大的科学家团体和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着野心和欲望的膨胀。

二战末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纳粹感觉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随即加快开发能够制造时空裂隙的武器,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纳粹钟。

纳粹钟的原理来自于古印度的维曼拿飞行器。维曼拿飞行器类似于一个圆锥形的金字塔,有一根中轴心和阶梯型的结构。据说,佛塔的造型就是按照维曼拿飞行器。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纳粹钟在一个钟型的空间中,使用高速旋转的水银来制造强电磁场,撕裂时空进入高维度超空间。

电影《星际穿越》里面有表现进入高维度超空间的情景。但是,电影里的设定是通过黑洞进入的超空间。

进入超空间以后,可以俯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如同人类俯视蚂蚁一样。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纳粹德国即将覆灭之际,美国为了得到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已经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专门开展了一个回形针行动。

回形针行动里面有特工、军事人员以及技术专家,钱学森就是回形针行动里面的技术专家。他们这一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德国的火箭技术,并且带回德国的火箭技术专家冯.布劳恩。

后来,冯.布劳恩在美国登月中,为研制土星5号立下大功。

纳粹钟在回形针行动中被找到,并且带回了美国。

在波兰,至今还存留着纳粹钟实验的遗址,12颗粗大的混凝土立柱排列成六角形,淹没在荒草之中。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虽然,在现实世界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但是在物理学里面,爱因斯坦为了在几何上解释狭义相对论,在理论上把时间维度独立出来,和另外三个空间维度组成了四维时空,并且以他的老师闵可夫斯基命名为闵氏空间。

在闵氏空间中,我们挂在墙上的时钟记录的是世界线的长度。这就是时间的几何意义。

但是,这个时间只是我们人类感知的时间,并不意味着时间维度被真正的独立了出来。

费城实验69年之后,2012年,美国麻省理工物理学家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提出时间晶体的概念。

时空不可分割被打破,科学家发现时间晶体,穿越在微尺度已经实现

时间晶体是一种在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这种微观结构里面的原子,可以自发返回过去的状态。

201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学者姚颖和同事提出了在实验室构建时间晶体的方案。马里兰大学、哈佛大学的两个团队采用姚颖的方案,各自独立的完成了时间晶体。成果于2017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时间晶体中,原子尺度时空的对称性被打破。

假如在一个人身上所有的原子都返回过去的状态,那么意味着这个人瞬间可以变成一个年轻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晶体   费城   纳粹   坐标轴   回形针   时空   时间   维度   西藏   德国   军舰   美国   不可分割   尺度   科学家   独立   体育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