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美术经典 党史光辉——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范迪安:美术经典 党史光辉——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总顾问、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推出的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自开播以来,在美术界和社会各界都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和好评。节目遴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新颖的视觉解读,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别开生面,创意新颖,显现了宽阔的学术视野和高层次的品质特征。中央美术学院作为节目的联合摄制单位,参与了该节目的内容策划和录制组织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通过党史叙事和美术作品解读双重视角、双重语境的建构,以重读美术经典的形式讲述党史故事,切实践行了讲好中国故事、阐释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使命,为讲党史、学党史提供了新的方式,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文化自觉。

整体来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呈现出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第一,节目以跨学科的视角,兼顾党史叙事和美术本体,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以党史历程为依据,在作品选择上突出经典性,形成既有按时间线索的递进,又有重大事件的横向展开。在主持人的现场调度、党史专家与美术专家的解读下,让观众从美术作品进入党史,通过图像记忆加深认识党史,在欣赏美术经典的过程中重温和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途,也陶冶了艺术审美,了解了相关美术常识,读懂艺术佳作的立意与内涵,达到了党史教育和审美教育相融合的效果。

第二,节目从艺术作品出发,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情境。美术经典作品所展现的,是艺术家用视觉语言的形式,向观者传递一段历史原境或历史形象的过程,但是其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是借由对于历史事件的视觉叙事,讴歌百年大党的历程与成就。中央美术学院不少名师大家如王式廓、董希文、吴作人、蒋兆和、江丰、罗工柳、周令钊、艾中信、胡一川、李可染、詹建俊、靳尚谊、侯一民、靳之林、闻立鹏、韦启美、卢沉、文国璋、丁一林等的作品列入其中,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中通过深入生活,走进历史的现场,形成了鲜明的主题,塑造了典型的形象,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描绘出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谱。节目以多维立体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美术馆,契合了人民群众学习党史的热情和欣赏优秀文艺作品的期待,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第三,节目以视听艺术语言多方位展现党史,突出一个“融”字,使经典美术作品在与电视艺术的结合碰撞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与深刻的艺术感召力。节目每集虽只有15分钟,但信息量很大,以故事短片、作者访谈、专家解读、动画示意、历史背景介绍等多种手段和多样视听语言元素,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可读性,顺应了全媒体、融媒体时代观众学习和赏析的需求。

以电视节目形式对美术作品展开细读,让美术经典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从点题策划到精心制作,都体现了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我们期待这一百集特别节目不断优化和精进,焕发新的光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党史   美术   经典   美术作品   特别节目   光辉   历程   中央美术学院   观众   形式   视觉   节目   语言   艺术   作品   体育   历史   范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